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美国在烟台的传教事业

发布时间:2017-08-13 07:12

  本文关键词:美国在烟台的传教事业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传教士 烟台 郭显德


【摘要】: 烟台是一个沿海城市,位于胶东半岛的东端。东西交通已降,烟台自然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中国的桥头堡。近代中国基督教传教事业的发展与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烟台开埠之后,西方的势力纷纷进入,其间传教士伴随着西方国家的炮舰也进入了烟台,其中美国传教士所做的工作做多,成效也最大。近代美国对中国的基督教渗透,体现了理想主义的痕迹。传教士以虔诚的宗教使命观,试图阪依旧中国,但是,在世俗世界的特定影响下,许多人又自觉地扮演了对华“无委任状”的大使角色。他们既执行着美国对华的现实主义政策,又试图以理想主义的愿望改造中国。近年来历史学家出版的大量成果已经证明,研究美国在华传教事业是了解中关关系的主要钥匙。本文以美国在烟台传教事业的发展为研究课题,力求系统地探讨19世纪以来美国传教士在烟台的活动情况,以致真正了解基督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这对于研究美国基督教文明对烟台乃至山东,或者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医疗、实业等方面所起到了先锋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也为当代中关文化的交流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为了很好的诠释这一点,本文的研究写作主要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力求对19世纪以来美国传教士在烟台的活动情况做一个全面地梳理,并力图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最后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提交。 文章主要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致介绍19世纪—20世纪中期美国传教士在烟台活动的基本状况。 第二部分:阐述美国北方长老会与郭显德在烟台的活动。 第三部分:从华北浸会神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和美国浸信会对烟台基督教事业发展的影响两个层面阐述美国浸信会在烟台的传教活动情况。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美国传教士与教案情况的阐述和分析。 第五部分:分析美国传教士在烟台活动的目的及影响,并对烟台乃至山东,或者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医疗、实业等方面所起到了先锋的作用作出评价。 本文的结论是:近代美国对中国的基督教渗透,带有殖民文化色彩,体现了理想主义的痕迹,,尽管西方基督教文明与古老中国的文明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但他们在华建医院、办学校、开展慈善活动,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宗教学校的创办为近代中国也培养了一些人才,同时他们在传播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以及科学文明方面,都曾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同时,也为烟台乃至山东,或者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医疗、实业等方面都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关键词】:美国 传教士 烟台 郭显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79.2;K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一、19世纪—20世纪中期美国传教士在烟台活动的基本状况9-10
  • 二、美国北方长老会与郭显德在烟台的活动10-20
  • (一) 美国北方长老会与郭显德10-12
  • (二) 美国北方长老会在烟台的活动情况12-20
  • 1、教会学校的建立和教育在烟台地区的发展12-16
  • 2、医疗卫生事业在烟台的发展16-17
  • 3、设立博物院,提供新文化信息17-18
  • 4、兴办实业推动社会发展18-19
  • 5、荒年贩灾19-20
  • 三、美国浸信会在烟台的传教活动20-30
  • (一) 华北浸会神学院的创立和发展20-29
  • 1、华北浸会神学院创办背景21-22
  • 2、华北浸会神学院的创立规模22-23
  • 3、华北浸会神学院的发展23-24
  • 4、华北浸会神学院的教学情况24-28
  • 5、华北浸会神学院与南京金陵神学院的关系28-29
  • (二) 美国浸信会对烟台基督教事业发展的影响29-30
  • 1、兴办学校29
  • 2、创办的教会聚会处29-30
  • 3、出版的书刊30
  • 四、美国传教士与教案情况分析30-32
  • 1、梅理士教案30
  • 2、栖霞县北关教案30-31
  • 3、郭显德教案31-32
  • 4、威海教案32
  • 五、美国传教士在烟台活动的目的及影响32-34
  • 结语34-35
  • 注释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金智;近代烟台教会教育研究(1861-1949)[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妍红;近代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活动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毕晓莹;近代美南浸信会在山东活动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德明;英国浸礼会在华活动历史考察(1845-1952)[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雪萍;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6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666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