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庙会与二十世纪上半期陕北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7-08-19 12:05
本文关键词:陕北庙会与二十世纪上半期陕北社会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陕北庙会 清末民初 土地革命时期 陕甘宁边区时期 社会变迁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陕北地区庙会的形成、陕北庙会的类型、分布范围、会期和活动内容以及陕北庙会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以清末民初、土地革命时期、陕甘宁边区时期三个时间段为考察点,论述陕北庙会在近代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活动,在近代大的变革时期的独特表现。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学术界研究庙会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对庙会的缘起和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写作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概述了陕北地区的民间信仰,陕北人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最初的宗教信仰,东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形成和佛教的传入,陕北地区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因此,庙作为反映不同宗教信仰的载体就不断修建,形成了庙宇林立的局面。在庙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民俗活动融入到了庙中,从而形成了庙会。陕北地区的庙会依不同的划分形式有不同的分类法,庙会会期不一,但大都集中在夏秋两季,不违背农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烧香拜神、唱戏酬神,商品买卖等等,形成了陕北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陕北庙会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大致的发展线索,以及陕北庙会所呈现出的时代特色。清末民初陕北庙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上促进了近代陕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沟通了陕北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政治上促进了不同政党之间的携手,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庙会成为革命党人组织、发动革命的政治舞台。土地革命时期陕北庙会成为共产党人秘密集会、指挥作战的中心;国共两党通过利用庙会祭祀先祖黄帝的活动,逐步建立了民族认同感,最终走上了联合抗日的道路。陕甘宁边区时期,边区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庙会进行革命宣传、教育活动,陕北庙会的宗教迷信色彩减弱,庙会成为一个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心。
【关键词】:陕北庙会 清末民初 土地革命时期 陕甘宁边区时期 社会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0
- (一)研究缘起及成果6-7
- (二)概念的界定7-9
- (三)研究方法9-10
- 第一章 陕北庙会概述10-29
- 一、陕北地区的民间信仰10-16
- (一) 陕北地区的神灵崇拜10-14
- (二) 陕北地区民间信仰的特点14-16
- 二、陕北地区的庙宇建筑16-18
- 三、陕北庙会的形成18-29
- (一)陕北庙会的分类19-20
- (二) 庙会会期20-24
- (三)庙会活动24-29
- 第二章 陕北庙会与二十世纪以来的陕北社会29-39
- 一、清末民初(1900 年—1927 年)29-33
- (一) 借庙会行商贾之事29-31
- (二) 借庙会“神事”活动行“政事”31-33
-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 年—1937 年)33-35
- 三、陕甘宁边区时期(1937 年—1949 年)35-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后记43-44
- 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4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超;该拿什么音声“献”给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宛荫;明清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蒲怡囡;绥德县民众信仰心理调查[D];西北大学;2012年
3 赵成;陕西绥德石雕艺术及其产业创新平台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0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0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