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半期云南边政学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20世纪前半期云南边政学研究述评
【摘要】:20世纪前半期,云南边政学经历了发轫、繁荣到延展三个阶段。尤其是抗战时期,因与多个国家接壤,从中国文化研究的边缘转为中心,从抗日的后方到前哨诸多因素交织,使边政学研究成果斐然,成为其时中国边政学研究两大重镇之一。①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20世纪前半期云南边政学的研究加以系统回顾,以求教于方家。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研究中心;云南大学研究生部;
【关键词】: 世纪前半期 云南 边政学 研究述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XMZ032) 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项目(21131011-09005)
【分类号】:K29;D691
【正文快照】: 在中国,“边政”概念产生时间较早,是指封建王朝镇守边疆的军政官员所执掌的事务,明嘉靖时期陕西监察御史张雨就曾撰写过《边政考》。[1](P56)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有“边政学”一词。首提该概念的是吴文藻。他说:“边政学就是研究关于边疆民族政治思想、事实、制度,及行政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金生;;试论中国边政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学科建设[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胡冬雯;;“民族——国家”建构下的边政学与边疆视野[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林超民;方国瑜与西南边疆史地研究[J];思想战线;1988年06期
4 王利平;张原;汤芸;李绍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边疆和边政研究——李绍明先生访谈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2期
5 张子建;“片马事件”研究回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陆韧;;云南边疆的现代化起步与社会变迁——基于贺宗章、丁文江红河地区亲历记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王水乔;论民国时期国内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8 符雪红;20世纪中国边政研究与边区开发理论述评[J];学术探索;2004年09期
9 方铁;;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02期
10 马玉华;;论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的治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勋;;对改进《民族学概论》教学工作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彭雷霆;罗福惠;;人文与科学并重:《国风》抵抗日本侵略的救亡主张[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3 冯夏根;丁文江研究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林齐模;顾建娣;;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经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卢天志;;丁文江收回上海会审公廨述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6 孟伶泉;;赤峰学院蒙古族学生体质状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7 李晓明;重估科玄论战——兼论丁文江对传播科学精神的贡献[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Z1期
8 张玉龙;钟昌火;;寻求危机的转圜:蒋廷黻与东北问题述论[J];东北史地;2009年02期
9 马大正;;关于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几个问题[J];东北史地;2011年06期
10 廖卓庭;;中国某些地层“组名”的轶事趣闻[J];地层学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文辉;;一部不应被忽略的佤族研究著作——读《滇西边区考察记》[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曲铁华;马艳芬;;论丁文江的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宝国;陈洪玲;;论丁文江的科学观和他对现代中国科学的贡献[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4 于m8;;前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是一个培养地质专门人才的教学机构[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5 徐红燕;;一代宗师丁文江[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于m8;何国琦;;丁文江先生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A];地质学史论丛(5)[C];2009年
7 张继焦;;经济文化类型:从“原生态型”到“市场型”——对中国少数民族城市移民的新探讨[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军平;林耀华学术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5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阿嘎佐诗;从地方到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9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陶红;蚕丝文化传承中教育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宪文;时局与边政[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卞思梅;论葛维汉的羌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晓光;《边政公论》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魏万平;为文试论西南夷,,半生走遍滇黔路[D];云南大学;2011年
5 刘圆;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家与西南边疆[D];云南大学;2011年
6 董新岩;我国边疆治理的绩效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史元梁;晚清杜甫批评专题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8 王洪燕;民国时期四川旅游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永强;城市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社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双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以蒙藏问题为中心[J];中国藏学;2003年04期
2 李亦园,陈玉平;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类学的关怀与祝愿[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马玉华;庄成余;;贵州省边胞文化研究会述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费孝通 ,方李莉;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J];民族艺术;2001年01期
5 王昊;“边疆人文”六十年[J];书屋;2004年11期
6 王铭铭;;东南与西南——寻找“学术区”之间的纽带[J];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7 方国瑜;林超民;;大理段氏与三十七部盟誓碑有关的几个问题[J];思想战线;1983年04期
8 马玉华;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述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李光荣;宣淑君;;刘兆吉及其《西南采风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潘乃谷;抗战时期云南的省校合作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应j;;民族学在云南[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国林;略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J];思想战线;1982年06期
2 单文;两汉的云南政策评析[J];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3 黄永金 ,李光溪;李鸿祥与云南辛亥革命[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4 黄凌;云南满族历史和现状的初步考察[J];满族研究;1998年04期
5 王建平;明清时期云南回回社团的宗教网络系统[J];学术探索;1998年04期
6 司恩平;;古道沧桑[J];支部生活;2000年09期
7 唐云锋,刘涛;试论1914年~1935年云南地方银行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的博弈[J];思想战线;2003年03期
8 李文青;;唐至清傈僳族的分布与变迁[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曾豪杰;;云南哈尼族的形成及其启示[J];沧桑;2008年02期
10 李伟;;论中原王朝对云南经营模式的转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有为;;《云南年鉴》我们的良师益友[A];云南省首次年鉴学术讨论会暨地州市县“概况”编撰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木光;;徐霞客情系云南山川[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之钝;;我与《云南年鉴》[A];云南省首次年鉴学术讨论会暨地州市县“概况”编撰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黄实;;杨升庵、徐霞客与云南——兼刍议丽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牛鸿宾;;谢本书云南地方史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6 张峗;;谢本书云南边疆民族研究述评[A];谢本书史学研究评述[C];2006年
7 罗荣联;;《云南年鉴》地震科条目的撰写[A];云南省首次年鉴学术讨论会暨地州市县“概况”编撰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李天祥;;年鉴编撰应该突出重点[A];云南省首次年鉴学术讨论会暨地州市县“概况”编撰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杨继;;《云南年鉴》杂谈[A];云南省首次年鉴学术讨论会暨地州市县“概况”编撰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0 罗杰;;在2005年《云南年鉴》撰稿暨发行会上的讲话要点[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湘;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找平衡点[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李成生;彝州发展的历史见证[N];云南日报;2008年
3 胡子龙;“彩云之南”史话[N];云南日报;2004年
4 田夫;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白族[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苏联昌;云南汉族源流寻根之据[N];云南政协报;2007年
6 萧易 撰文;宛若明珠的丝路古镇[N];成都日报;2008年
7 志仁;发挥地方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谢沫华 木基元 杨莉;触摸古籍 留住记忆[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张楠;茶马古道图典[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10 史学研究员、云南省珠宝协会秘书长 马宝忠;明清不是硬玉翡翠的发现时期[N];中国黄金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国友;近代滇港贸易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2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若华;20世纪前半期常熟地方精英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黎仕明;20世纪甘宁青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秦彬;20世纪滇黔桂三省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孟青;明清滇人著述述略[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0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0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