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丽江木氏土司与鸡足山法缘关系考

发布时间:2017-08-21 10:10

  本文关键词:丽江木氏土司与鸡足山法缘关系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丽江木氏土司 鸡足山 汉藏佛教关系


【摘要】:身处汉藏之间的纳西族在历史上深受汉藏文化的影响,自元明以来,尤其以丽江木氏土司为代表的纳西族精英群体以佛教为纽带,勾连汉藏文化:身体力行,弘扬汉藏佛法,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领袖、高僧名士均建立有深厚的法缘关系。全文从历代丽江木氏土司的鸡足山佛教建筑修建功德;丽江土司木增延请江阴徐霞客修撰《鸡足山志》的起例发凡之功;徐霞客与木氏土司的友谊及其与鸡足山汉藏佛教显密圆融之关系三个方面,回溯了明季清初木氏土司家族与鸡足山的种种法缘关系及事迹,彰显了木氏土司学习沟通汉藏文化的种种努力,兼论徐霞客与木增问的隆情高谊;鸡足山为交流平台的汉藏佛教关系的历史缘起及其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丽江木氏土司 鸡足山 汉藏佛教关系
【分类号】:K28
【正文快照】: 鸡足山西望苍山洱海,北瞰金沙江;山势顶耸西北,尾掉东南,前列三支,后拖一足,宛然鸡足之形而得名。滇西北少数民族中常以鸡脚山指称。佛教界认为,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衣人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元、明两代,形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木仕华;;《徐霞客游记》涉藏史实考信录[J];民族学刊;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儒;;“跑警报”背景下的西南联大教授[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陈有春;熊甫新;;优生视阈下潘光旦对民族教育生物学基础的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陈心林;;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陈心林;;先秦至唐宋时期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简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5 龙其林;;一种有存在感的学术评传写作——以《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为中心[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6 田毅鹏;;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7年01期

7 杨齐福;;科举制度废除前后之社会舆论[J];教育与考试;2008年03期

8 许青云;陈建;;浅谈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2期

9 蒋功成;;伪科学,坏科学?——优生学所受到的批判及其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5期

10 阎书钦;;民国学界对美国社会学理论的选择与融会:对民国时期社会学中国化一个侧面的考察[J];近代史学刊;201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文浩;;他山之石——民国社会学者的历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邹怡;明清以来徽州茶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梁苑;才子佳人小说:从一种新小说类型到一种新文学样式[D];复旦大学;2007年

4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李情;社会整合视阈中的大学意识形态再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俞莲实;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高臣;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艳红;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思考与辩证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宏宇;经济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左宇菲;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川部分地区汉族家谱所见宗族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洋;循环与继替[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维;我何所来,,我何所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寅;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犹太人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王丽艳;潘光旦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盖志芳;民国礼学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玉玲;农村文化重建的战略选择及对策思路[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10 姚舞艳;民国时期江浙沪地区的婚俗状况研究(1912-1949)[D];扬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锐龄;;《贤者喜宴》明永乐时尚师哈立麻晋京纪事笺证[J];中国藏学;1992年03期

2 木仕华;;纳西东巴文涉藏字符字源汇考[J];民族语文;2012年05期

3 佐藤长,邓锐龄;明代西藏八大教王考(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周润年;噶玛巴德行协巴的普京活动及其影响[J];西藏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棠;;高釘映与鸡足山的情缘和贡献[J];大理文化;2009年06期

2 吴棠;;佛教圣地鸡足山文献资源概述[J];大理文化;2006年03期

3 杨树荣;;沙址白族本主文化[J];大理文化;2011年06期

4 鲍光;;鹤庆“青玄洞”考识[J];大理文化;2005年03期

5 侯冲;试论《白古通记》的成书年代[J];学术探索;1996年02期

6 侯冲;《白古通记》的作者考辨——兼与赵应宝先生商榷[J];大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刘惕之;徐霞客滇游与云南少数民族[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刘亚朝;云南旅游史料的研究与利用[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李德辉;地情调查研究与新方志编纂[J];广西地方志;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柳;;禅心与理性——徐霞客在鸡足山[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卢永康;祁若渝;;徐霞客《鸡山志目》考释(1)[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黄明泉;;徐霞客在丽江的日子里[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卢永康;祁若渝;;徐霞客《鸡山志》是云南最杰出的山川志[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曾俊伟;;霞客滇游谱新篇[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木光;;徐霞客情系云南山川[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蔡军;;徐霞客丽江之旅的食品酒果[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胡积德;;谈徐霞客丽江之行[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赵净修;;徐霞客游丽江[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文明元;;方国瑜先生与《徐霞客游记》[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周永源;高Yc映学术研讨会在楚雄举行[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翠霞;神坛女人:大理白族村落“莲池会”女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2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12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9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