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论高原环境、民族特性及宗教信仰对西藏城市建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1 23:09

  本文关键词:论高原环境、民族特性及宗教信仰对西藏城市建筑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原环境 民族特性 宗教信仰 建筑 西藏


【摘要】:西藏的城市建筑深受高原地理环境、民族特性及宗教信仰的影响。西藏人民在建筑选址及建设上特别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西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建筑理念。民族生存方式、民族心理与审美取向,对西藏地区建筑文化个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全民信教的特殊性导致西藏建筑无论是在内部构造,还是外部装饰上都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高原环境 民族特性 宗教信仰 建筑 西藏
【分类号】:TU-05;K892.3
【正文快照】: “建筑是人类一切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①建筑是一种立体化了的文化载体,是当时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情况的集中反映,并受到区域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西藏传统建筑具有独特个性,它的内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亚莎;西藏近代建筑艺术概述[J];中国藏学;1996年04期

2 杜启明;;西藏传统建筑 高原上的创造力[J];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06期

3 李静;刘加平;;高原地域因素对藏族民居室内空间影响探究[J];华中建筑;2009年10期

4 孙林;;唐卡绘画中的曼陀罗图式与西藏宗教造像学象征的渊源[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7年01期

5 杨永红;西藏宫殿建筑的军事防御风格[J];西藏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传力;魏琴;蒙乃庆;;西藏传统园林历史沿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2 林鸿荣;;清末川边藏区的林事活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汪凌;;城市文化视野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研究——以杭州市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王新花;罗浩波;;城市文明学:全球化时代城市文明实践的学理呼唤[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曾望军;;论城市文化品牌及其战略管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黎政;;对特殊经济开发区喀什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7 吴敏燕;;城市文化视野的摊贩管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8 王立;;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孟超;何跃;;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张群喜;;开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提升中国城市文化精神[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景;;川西地区藏羌高碉建筑探析[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马珂;;西藏林芝地区传统民居中木板瓦屋面的传承与发展[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王启龙;张虎生;;多元文化相融与西藏和谐社会建设——以拉萨大昭寺、关帝庙、清真寺为考察对象[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康鹏;徐琳瑜;;从“世界城市”建设看北京市生态环境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张群喜;;开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提升中国城市文化精神[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孟秋丽;;舆图中的川藏交通——解读清末彩绘地图《西藏全图》[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张雪慧;;明代藏区施政及其对藏族社会之影响[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8 张以诚;;论矿业文化和矿业文化转型[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顾雪;王鹏;王耀武;;从深圳海上世界看城市环境中的文化触媒效应[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宝音特古斯;;关于第巴阿尔布巴的一封密信及其相关史实[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宏元;循膀胱经背俞穴弹拨法合针灸治疗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6 李冬梅;地域文化视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说[D];吉林大学;2011年

7 艾险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李强;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荣鑫;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城市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yN;“边玛墙”考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高洁;藏族天葬文化的伦理意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芳芳;云南迪庆藏族建筑门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洁;藏族传统家具装饰艺术及风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曾寒冰;龚景瀚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琛;三坊七巷文化品牌的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岳忱瑞;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9 李俊玲;高教园区模式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娟;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基本途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正刚;;苏毗初探(一)[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2 才让太;七赤天王时期的吐蕃本教[J];中国藏学;1995年01期

3 刘志扬;;神圣与内在:藏族农民洁净观念的文化诠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陈立明;西藏民居文化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刁淑琴,郑卫;洛阳西汉五灵博局纹铜镜[J];中原文物;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翔;刘瑞林;刘刚;董素荣;;内燃叉车高原环境适应性问题分析[J];工程机械;2011年08期

2 李丽荣;工程机械在高原环境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机械;2005年08期

3 韩行祥;吕磊;郁时炼;;浅谈高原砌体建筑墙体裂缝的处理与防治[J];河南建材;2007年05期

4 张翕;在黄帝陵重修设计中参考所谓的“秦汉建筑形式”值得商榷[J];建筑学报;1992年01期

5 叶建功;;关于建筑形式的逻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许跃;王益;;建筑设计构思的文化表现[J];工程与建设;2008年02期

7 梁献超;李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再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崔木扬;文佳;;徽州建筑中的人文精神[J];山西建筑;2010年05期

9 李凯;;浅谈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J];山西建筑;2010年08期

10 张林书;;建筑形式的转换——彭城老年大学综合教学楼方案设计[J];华中建筑;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迪;杨大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中的生态观——以辽宁桓仁满族传统民居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谷现良;赵加宁;高甫生;万沐;王印夫;丁大勇;刘海男;;带有内隔墙的新型铝电解厂房建筑结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秋香;;闽粤围龙屋建筑剖析[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4 董璁;;建筑融合风景的典范——记Alvaro Siza的Boa Nova茶餐厅[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颖君;;阿美族传统家屋之研究[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杨谷生;;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文化(浅议)[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王佳莹;;在现代化建筑中寻求建筑的地域性[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8 杨凤江;李正国;;彝州现代特色民居建设的建议[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贵祥;;2~(1/2)与唐宋建筑柱檐关系[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10 柏景;;川西地区藏羌高碉建筑探析[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际达;从新国博看建筑如何承载文化[N];中国建设报;2011年

2 龙城柳;古今柑香亭建筑形式[N];柳州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秀玲;“会呼吸的房子”将成我国建筑新宠?[N];工人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陈海;让建筑成为历史与文化的连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吕佳琪;建筑需要“磨洋工”[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6 戴U喢,

本文编号:715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15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