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

发布时间:2017-08-31 05:43

  本文关键词: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1368-1949)


  更多相关文章: 河南 文化区 省域特征 明代以来


【摘要】:从空间上看,以往研究成果对河南文化的研究,多侧重于文化史的研究,注重文化现象在时间上的变迁,但是对于文化现象的空间关注度不够。从时间上看,前人所研究问题多集中在河南具有都城或者陪都地位的汉唐北宋时期,对于河南文化地位衰落以后的明清民国时期这一时段研究比较薄弱。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来看,尚无前人对河南区域文化地理进行多个文化因子的系统整体研究。 笔者从历史地理学专业视角出发,对于明代以来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空间问题。重点研究河南文化的省域特征和省内区域差异。这一点,主要通过对具体文化因子的时空演变过程的研究来展示。在研究河南省内对文化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指标意义的风俗、方言、地方戏、民间信仰等文化因子历史时期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划出六个综合文化区,即河北文化区、陕州文化区、西府文化区、南阳文化区、豫东黄河文化区和豫南楚文化区。其二是时间问题。主要研究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这是以往学者不曾深入论述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代用指标间接分析法研究了现代河南方言研究领域长期忽略的闽语方言岛的分布问题。蝗神薄太后信仰由于历史悠久,连明清人都不清楚其信仰开始时间。笔者采用时间序列逆推法,用可信的最近的明清时期的资料一步一步向前逆推,终于推理出了薄太后信仰开始的东汉时代。虽然,研究的结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在现有资料稀缺的条件下,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论文结论部分探讨了三个问题。其一是明代以来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对今天河南省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二,提出明代以来虽然河南儒学文化衰落了,然而民间信仰文化和戏剧文化却取得了大发展,认为明代以来河南戏剧文化的发达是河南民间信仰发达的催生结果之一。其三,探讨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机制,指出文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文化的分异。这是既往多部历史文化地理专著不曾注意的问题,推动了历史文化地理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河南 文化区 省域特征 明代以来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928.6;K29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绪论9-21
  • 第一节 学术回顾9-14
  • 一、概念的厘清9-11
  • 二、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回顾11-13
  • 三、河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回顾13-14
  • 第二节 研究思路14-19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14-17
  • 二、选题的意义17-18
  • 三、研究过程中打算解决的问题18
  • 四、研究方法18-19
  • 第三节 篇章结构19-21
  • 第二章 明代以来河南风俗地理21-80
  • 第一节 明代以来河南婚俗地理21-54
  • 一、明代以来河南婚俗的省域特征21-25
  • 二、明代以来河南婚俗的区域差异25-52
  • 三、民国时期传统礼制婚与现代文明婚的进退52-54
  • 第二节 明代以来河南的丧葬习俗54-65
  • 一、河南丧葬习俗的省域特征54-59
  • 二、丧葬习俗的区域差异59-65
  • 第三节 河南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65-80
  • 一、河北岁时风俗区66-70
  • 二、豫西岁时风俗区70-72
  • 三、南阳岁时风俗区72
  • 四、豫东岁时风俗区72-75
  • 五、豫南岁时风俗区75-80
  • 第三章 河南方言地理80-104
  • 第一节 现代河南方言的分布及前人研究80-82
  • 第二节 河南方言的省域特征82-84
  • 一、语言简洁82-83
  • 二、语言刚直滞涩83
  • 三、河南各地方言语音称谓差别大83
  • 四、明代他省以中州语音为正83-84
  • 五、方言北方特征明显84
  • 第三节 河南晋语区84-86
  • 一、河南晋语区区别于山西晋语区的特点84-85
  • 二、河南晋语区的内部分片85-86
  • 第四节 中原官话区86-94
  • 一、中原官话河北片86-87
  • 二、中原官话汾河片87-89
  • 三、中原官话洛嵩片89-91
  • 四、中原官话南阳片91-92
  • 五、中原官话郑开片92
  • 六、中原官话许陈片92-93
  • 七、中原官话归德片93-94
  • 第五节 江淮官话区和西南官话区94-95
  • 一、江淮官话区94
  • 二、西南官话区94-95
  • 第六节 闽语方言岛的形成与分布95-104
  • 一、河南闽语方言岛出现的原因95-97
  • 二、闽语方言岛的地理分布97-104
  • 第四章 河南地方戏的地理分布104-127
  • 第一节 明代以来河南地方戏的发展情况104-105
  • 第二节 明代河南地方戏曲文化发达的原因105-108
  • 一、宋元以来,,河南发达的戏曲文化奠定了历史基础105
  • 二、明初河南在全国较高政治地位的吸引105-106
  • 三、明代河南诸多藩王王府的推动106-108
  • 四、明代皇宫演戏传统引领了上层社会宴会演剧的风尚108
  •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分布格局108-119
  • 一、豫北区109-111
  • 二、三门峡蒲剧区111
  • 三、豫剧西府调区111-115
  • 四、豫剧祥符调区115-116
  • 五、豫剧豫东调区116-117
  • 六、豫剧沙河调区117
  • 七、宛梆流行区117-118
  • 八、豫南皮影戏花鼓戏区118-119
  • 第四节 豫剧的形成及其地域传播119-127
  • 一、豫剧形成的源与流的再思考119-124
  • 二、豫剧的地域传播过程124-125
  • 四、豫剧地域传播的影响因素125-127
  • 第五章 明代以来河南民间信仰的特征及区域差异127-286
  • 第一节 河南的人祖信仰128-149
  • 一、远古人祖信仰发达128-129
  • 二、河南人祖信仰发达的原因分析129-149
  • 第二节 河南的多神合祀突出149-154
  • 第三节 河南水神信仰的分布和变迁154-222
  • 一、龙神信仰突出154-157
  • 二、河南水神信仰的区域差异157-222
  • 第四节 河南蝗神信仰的的分布演变222-250
  • 一、八蜡神信仰的分布与演变223-224
  • 二、百虫将军伯益信仰的分布224-225
  • 三、蝗神商高宗信仰的分布225-226
  • 四、蝗神薄太后信仰的分布226-229
  • 五、蝗神卓茂信仰的分布229-230
  • 六、蝗神刘猛将军信仰的传入230
  • 七、蝗神金姑娘娘信仰的传入和分布230-250
  • 第五节 河南火神信仰的区域差异250-271
  • 一、河南的火神信仰的省域特征265-268
  • 二、河南火神信仰的区域差异268-271
  • 第六节 明代以来河南朝山进香的区域差异271-281
  • 一、河北区273-274
  • 二、豫西陕州属区274-275
  • 三、河南府属区275-276
  • 四、南阳府属区276-277
  • 五、豫东地区277-279
  • 六、豫南地区279
  • 七、小结279-281
  • 第七节 河南民间信仰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281-286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281-282
  • 二、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282-283
  • 三、移民的影响283
  • 四、商人等流动人口的影响283-284
  • 五、政府对民间信仰的推动284-286
  • 第六章 河南综合文化区的形成286-298
  • 第一节 河北文化区286-290
  • 第二节 陕州文化区290-291
  • 第三节 西府文化区291-293
  • 第四节 南阳文化区293-294
  • 第五节 豫东黄河文化区294-295
  • 第六节 豫南楚文化区295-298
  • 第七章 结论298-313
  • 第一节 河南文化地位衰落的原因298-304
  • 一、宋代以来河南交通主要是漕运地位的衰落298-300
  • 二、重农抑商思想的禁锢和强化300-301
  • 三、兵燹灾荒连绵不断,地方文化建设缺乏连续性301-304
  • 四、河南政治优势地位的失去304
  • 第二节 明代以来是河南民间信仰文化和戏剧文化的大发展期304-307
  • 第三节 文化与环境的互动机制307-313
  • 一、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机制307-311
  • 二、文化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文化的分异311-313
  • 参考文献313-325
  • 后记325-3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3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4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5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6 叶祖贵;;河南信阳地区方言语音的差异[J];方言;2010年03期

7 朱海滨;;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J];江汉论坛;2009年03期

8 代洪亮;民间记忆的重塑:清代山东的驱蝗神信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苏全有,曹风雷;晚清时期永城婚俗述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赵良坤;库世昌;;近代豫西的“亲迎”婚俗[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仙仙;河南洛宁方言语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3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63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