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新唐书》的“四夷传”与唐代的民族史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9:01

  本文关键词:《新唐书》的“四夷传”与唐代的民族史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唐书》 民族关系 民族志


【摘要】:唐王朝是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帝国,唐王朝不但能够很好地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还能够与海外的民族或者民族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正是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新唐书》以超过以往正史的丰富内容以及庞大的文献体量,记载了所有唐朝直接统治、间接管理的民族,以及唐朝人目光所及的海外民族,以民族史志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发展画卷。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新唐书》 民族关系 民族志
【基金】:云南大学“211工程”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分类号】:K242;K28
【正文快照】: 一唐朝初年,中国的民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有的民族消亡了,例如汉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到了唐代这几个民族几乎都融合到其他民族当中,融入到了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而另一方面是又分化出一些新的民族,例如出现了契丹、乌蛮、僚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心愚;;吐蕃入滇与滇藏交通的发展[J];西藏研究;2006年02期

2 东山;《辽宁省志·少数民族志》出版发行[J];满族研究;2001年02期

3 莫建红;《桂林市志·民族志》的编纂[J];广西地方志;1998年04期

4 阿顿·华多太;;也谈汉藏民族关系渊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06期

5 甘代军;;西南民族研究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6 许智银;;唐人送别诗中的吐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4期

7 高丙中;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J];思想战线;2005年01期

8 ;省志民族志编修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地方志;2010年03期

9 陈曼平;;广西地方志系统编著成果展介 《广西通志·民族志》公开出版发行[J];广西地方志;2009年04期

10 李红菊;;续修民族志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地方志;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先楞;;陵水县黎汉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张小军;;民族志方法论的互补性[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达生;;《古代民族关系论稿》[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赵小平;;滇盐与政治、军事及边疆问题的关系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5 吴扎拉克尧;;黑龙江省民族志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浅议[A];黑龙江省第二轮修志“质量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庆芬;;浅谈南诏国[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邢友德;;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点看法[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8 常泽鸿;;研究云南民族史的两部珍贵历史画卷[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孙宏年;;20世纪的西康建省与藏彝走廊地区的发展初探[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10 王川;;民国时期西藏地方“边地汉人”研究的学术价值——从任乃强先生对康藏民族关系史的研究说起[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毛翠香;《青海省志?民族志》首发式举行[N];青海日报;2009年

2 黄柏权;一个土家山乡的真实记录与深度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鲍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符记图经:对“娲皇宫”的民族志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田夫;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白族[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张楠;神奇的茶马古道(一)[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6 张楠;云南茶史[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7 杨福泉;远去的背影留下了永恒记忆[N];文艺报;2011年

8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N];西藏日报;2007年

9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二)[N];西藏日报;2007年

10 黄志忠 范忠俊 邢晓彤;“唐标铁柱”遗址新探[N];云南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D];兰州大学;2006年

6 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刘智文;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琴;德昂族民族关系研究(1949~2009)[D];云南大学;2010年

2 陆宁;论7-10世纪党项崛起的地缘条件[D];河北大学;2005年

3 何生海;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王小英;民国时期甘肃的回汉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6年

5 刘静;咸同年间云贵地区民族关系简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宋文强;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晓燕;柔然民族关系初探[D];烟台大学;2009年

8 谢广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张耀;晚唐五代的河陇吐蕃[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龚方;历史记忆与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6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786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