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埠到开放:一百年间广西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透视
发布时间:2017-09-05 21:23
本文关键词:从开埠到开放:一百年间广西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透视
更多相关文章: 开埠 开放 一百 年间 广西 北部湾 地区 对外 通道 透视
【摘要】: 作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北部湾地区具有发展对外交往的良好地理历史条件。远在汉朝时期,该地区就是史籍上记载的最早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从汉至明清,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不衰,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它始终未能形成中国南部海运中心。1876年北海开埠后,以北海为中心的近代北部湾对外通道格局迅速形成。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人员的频繁互动,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对外通道格局,加速了本地区经济和民族现代化,对近代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历经百年沧桑,北部湾对外通道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正日益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 本文运用交往理论、比较史学等理论,采用计量等方法来从对外经济交往及移民与文化传播这两个角度来透视从开埠到开放(1876年——1984年)一百多年间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格局。本文认为,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对外交通的特点,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传统地位成为近代对外通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基础;开埠是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从传统格局走向近代格局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开埠后,北部湾地区被迫纳入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范围,经济交往的需要催促了近代北部湾地区交通建设的全面启动,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市场多元化格局的出现,以北海为中心的近代对外通道新格局形成。北部湾地区与外部世界发生了更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由被动的开埠走向了主动的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与对外通道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而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也造就了移民及文化现象与对外通道格局的密切联系,体现了从开埠走向开放的近百年间北部湾对外通道所具有的无限发展空间。北部湾对外通道经历了从形成—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衰落是阶段性的,而发展则始终是主流的。但由于近代北部湾地区的开埠并非完全源于其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外来压力的结果,经济发展更多地显现出畸形化发展特征,各类政治因素的切入往往对各个不同时期对外通道格局的变化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对外通道的正常发展及区域优势的充分发挥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后,北部湾地区开始了新的历史性飞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前言:6-10
- 一、 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其在1876年以前对外开放交往状况的历史回顾10-18
- (一) 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对外交通特点10
- (二) 广西北部湾地区对外交往的历史回顾10-18
- 二、 从开埠到开放:一百年间广西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透视18-55
- (一) 近代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格局的经济透视18-45
- 1、 1876至抗日战争前,北部湾近代对外通道格局的形成18-34
- 2、 抗日战争胜利时期,近代北部湾对外通道格局的变化34-38
- 3、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部湾对外通道的衰退38-39
- 4、 新中国建立后到1984年前北部湾对外通道的局限性39-45
- (二) 近代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格局中的非物化因素透视45-55
- 1、 近代北部湾地区的移民运动与北部湾对外通道格局45-49
- 2、 中西文化交流与通道格局的进一步强化49-55
- 三、 对百年间广西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格局形成发展的总体性评价55-60
- 四、 余论60-63
- 注释:63-68
- 其他参考文献68-70
- 后记7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宏武;从国防前哨到发展前沿[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一超;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变迁研究(1950-2010年)[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0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0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