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昌回鹘的一篇回鹘文文献——xj 222-0661.9文书的历史学考释
本文关键词:有关高昌回鹘的一篇回鹘文文献——xj 222-0661.9文书的历史学考释
【摘要】:创作于蒙元时期的回鹘文xj 222—0661.9文书是记录高昌回鹘王国初期历史的一篇珍贵文献。文书第一部分(A—Q)记录了建国伊始的高昌回鹘之势力壮大,第二部分(R—Z)反映了《辽史》记录的与契丹时战时和的阻卜(达靼)诸部,在11世纪初遭受契丹追击后投奔高昌回鹘之史实。文书记录的B(a|¨)t(a|¨)gi应为乃蛮部之前身别贴乞部(Betki/Betkin),乃蛮部应为高昌回鹘之属部。该文书首次证明,高昌回鹘与漠北的达靼诸部保持有密切关系。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
【关键词】: 高昌回鹘 九姓达靼 六姓达靼 乃蛮 别贴乞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批准号12XM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89
【正文快照】: 高昌回鹘(9世纪中期一13世纪初),又称西州回鹘,是漠北回鹘汗国(741—840)崩溃之后,由西迁的部分回鹘人所创建。其汗城位于今吐鲁番,夏都是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高昌建国初期国内盛行漠北回鹘汗国时期的国教摩尼教,自10世纪以后逐渐改信佛教。13世纪初蒙古兴起之后,当时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玉冬;;十至十一世纪漠北游牧政权的出现——叶尼塞碑铭记录的九姓达靼王国[J];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2 华涛;回鹘西迁及东部天山地区的政治局势[J];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3 刘迎胜;;蒙古征服前操蒙古语部落的西迁运动[J];欧亚学刊;1999年00期
4 刘迎胜;;辽与漠北诸部——胡母思山蕃与阻卜[J];欧亚学刊;2001年00期
5 华涛;高昌回鹘与契丹的交往[J];西域研究;2000年01期
6 白玉冬;;回鹘碑文所见八世纪中期的九姓达靼(Toquz tatar)[J];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09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仰东;;《聊斋志异·商三官》与唐传奇《谢小娥传》比较论略——兼及《商三官》本事问题[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董建国;;百花情结入诗来——唐代的嗜花风尚及其对诗歌的影响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丁国峰;魏春明;;试论中国古代调处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李福定;司家龙;;唐代城市社区的社会保障[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宋立;;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的商人群体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宋立;;唐代的社会保障事务论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宋立;;唐代仓廪事业管窥——以常平仓和义仓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彭文峰;唐代河朔藩镇进奉浅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石冬梅;;论唐后期对官员赃罪的处理[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祝总斌;;古代皇太后“称制”制度存在、延续的基本原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2 宋丽华;于赓哲;;中古时期医人的社会地位[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张勃;;“端午”作为节名出现于唐代考[A];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明静;大历、贞元文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金荣洲;7-9世纪中外司法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文飞;盛唐时期假日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赵晶;唐代五坊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陶俊杰;唐代公厨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谷怡然;论曹松的思想及诗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鹭;唐五代科举习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东明;唐代外戚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季明稳;唐代社会医疗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玉国;唐代凉州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广达 ,荣新江;有关西州回鹘的一篇敦煌汉文文献——S6551讲经文的历史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荣新江;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J];敦煌学辑刊;1986年02期
3 黄盛璋;敦煌于阗文书中河西部族考证[J];敦煌学辑刊;1990年01期
4 孙修身;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J];敦煌研究;1994年04期
5 施安昌;故宫藏敦煌己巳年樊定延酒破历初探[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3期
6 刘浦江;再论阻卜与鞑靼[J];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7 余大钧;关于“阻卜”的语源、对音及语义[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8 王国维;鞑靼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6年01期
9 黄盛璋;敦煌于阗文P.2741、ch.00296、P.2790号文书疏证[J];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卫疆;试析高昌回鹘内部的三次宗教传入及其后果[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2 赵星华;《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评介[J];西域研究;2004年02期
3 高汝东;;高昌回鹘与环塔里木多元文化的融合[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答小群;袁升祺;;略论高昌回鹘王国多宗教共生并存的原因[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海燕萍;马月玫;;试论西域高昌回鹘多元文化成因[J];文学教育(中);2011年12期
6 高永辉;刘闽;;文化的分岔与统一——高昌回鹘与葱岭西回鹘的文化变迁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任道斌;;关于高昌回鹘的绘画及其特点[J];新美术;1991年03期
8 刘戈;汉文高昌回鹘史料述要[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杨富学;;高昌回鹘摩尼教稽考[J];敦煌研究;2014年02期
10 葛玛丽;赵崇民;杨富学;;高昌回鹘王国(公元840~1400年)的君主观念[J];民族译丛;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清;;我所收藏的西州回鹘钱[A];全疆钱币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军;高昌回鹘的农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 张香珍;元代高昌回鹘藏传佛教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8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0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