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3:32
本文关键词: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
【摘要】:我国的赫哲族和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原本同宗同源,至今拥有300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17至20世纪),其中前150年共同处于我国清王朝的统治之下,是一个完整的民族共同体。他们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通称为“赫哲”(黑斤),此时赫哲传统社会文化与那乃传统社会文化并无二致。至19世纪中期,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被割让给俄国,居于此地的赫哲人成为俄国的臣民,被称为“果尔特”、“那乃”人。赫哲群体被一分为二,成为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地带的跨界民族。由于受两国不同主流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传统的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巨大变迁。乌尔奇人是那乃人的一部分,文中那乃人包括乌尔奇人。基于此,本文将赫哲、那乃原还为一个民族整体,以历史发展的观点,运用历史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从跨界民族的角度,以19世纪中期为历史分界线,将其300余年历史分成前后二部分,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与横向的对比研究,揭示出赫哲族、那乃人社会文化的变迁一方面是由传统的渔猎经济社会向多种经济并存的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冲击和压力下的民族现代化过程;另一方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弱化或消失,赫哲族日益汉化,而那乃则俄罗斯化。 19世纪中期以前,赫哲族处于原始氏族制社会阶段,以单一的渔猎经济,萨满教信仰为生产生活模式,其社会的突出特点是渔业文化发达。黑龙江流域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为赫哲人“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和以采集业为补充形式的自然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赫哲人以“哈拉穆昆”氏族组织为纽带形成聚居点,衣鱼兽皮,食鱼兽肉,住马架子、地窨子,以桦皮船、独木舟和雪橇为交通工具,有语言,无文字,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特别发达。清王朝以噶珊制度和“贡貂赏乌林”制对其进行管理。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外文献记载,总结出赫哲族成为跨界民族后人口变化的情况:其三大群体中赫哲群体、奇勒尔群体的大部分划归了俄国,阿卡尼群体和部分奇勒尔仍居我国境内。共39个氏族,1828户,7092人,其中21个氏族,1415户,5718人划入俄国,占总人口数的80%。仍居我国境内的有413户,1374人,占人口总数的20%。因此,那乃人是今天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世居民族(1989年统计为15256人),赫哲族则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1990年统计为4245人)。 19世纪中期以后,赫哲族、那乃人都出现了人口锐减,居地缩小,以至于在自己世居的土地上成了少数民族的状况,失去了“昔日通古斯雄族”的态势。在中苏两国政府的分别扶持下,赫哲族、那乃人跨越了千年的社会发展阶段,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在政治上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成立了民族乡(中国),民族区(俄罗斯)。经济上,渔猎经济基本走到了尽头,猎业消失,渔业资源萎缩。赫哲族开始经营农业、
【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 赫哲 那乃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目录8-11
- 引言11-28
- 第一章 赫哲与那乃的民族分布和生态环境28-34
- 第一节 民族分布28-29
- 一 人口与分布区域28
- 二 民族分布图28-29
- 第二节 生态环境29-34
- 一 黑龙江流域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29-31
- 二 人类活动对黑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31-34
- 第二章 赫哲与那乃历史溯源和跨界民族的形成34-61
- 第一节 民族历史溯源34-47
- 一 赫哲的族称34-38
- 二 赫哲的族源38-41
- 三 清初赫哲共同体的形成41-45
- 四 清王朝对赫哲的经略45-47
- 第二节 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形成47-51
- 一 中俄东段边界的初步划定47-49
- 二 中俄东段边界线的东进和南移49-51
- 第三节 赫哲族的跨界分布51-61
- 一 划入俄国的噶珊51-52
- 二 划入俄国的赫哲氏族组织52-55
- 三 留居我国境内的氏族组织55-57
- 四 中俄两国对赫哲等族划江而治局面的形成57-61
- 第三章 赫哲与那乃的传统社会文化(17-19世纪中期)61-107
- 第一节 以渔业生产为核心的渔猎经济类型61-71
- 一 渔业生产61-64
- 二 猎业生产64-66
- 三 采集业生产66-67
- 四 农业——辅助性生产活动67-68
- 五 传统的生产习俗68-71
- 第二节 传统的社会组织及清王朝对赫哲的统治政策71-83
- 一 氏族组织——“哈拉穆昆"71-72
- 二 编户与编旗制72-76
- 三 联姻结亲76-77
- 四 贡貂与赏乌林77-83
- 第三节 萨满教信仰83-95
- 一 萨满教的产生84-85
- 二 萨满教的宇宙观和灵魂观85-86
- 三 萨满神的种类86-88
- 四 萨满的种类88-89
- 五 萨满的服饰和神具89-92
- 六 新萨满的产生92-93
- 七 萨满的职能93-95
- 第四节 传统的渔猎生活习俗95-102
- 一 鱼兽皮服饰95-96
- 二 鱼兽肉食品96-97
- 三 窝棚式与地穴式住房97-98
- 四 水上和雪上交通工具98-99
- 五 简朴的婚葬习俗99-101
- 六 节庆与礼仪101-102
- 第五节 民间文学之伊玛堪102-107
- 一 伊玛堪释义102-103
- 二 伊玛堪的内容103-105
- 三 伊玛堪得以流传的原因105-107
- 第四章 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的变迁(19世纪中期—20世纪末)107-143
- 第一节 生活地域与人口的变迁107-112
- 一 居地缩小和人口锐减107-109
- 二 居地缩小和人口锐减原因的比较109-112
- 第二节 政治地位与社会组织的变迁112-116
- 一 那乃人政治地位和社会组织的变迁112-114
- 二 赫哲人政治地位和社会组织的变迁114-116
- 第三节 由单一经济结构向多种经济门类并存的变迁116-123
- 一 赫哲族渔猎经济向复合经济的变迁116-119
- 二 那乃人由渔猎经济向多种经济门类并存的变迁119-123
- 第四节 民族语言文学的变迁123-129
- 一 那乃文字的创制123-124
- 二 赫哲语与那乃语的关系124-125
- 三 民族语言的变迁125-127
- 四 赫哲与那乃民间文学的异同127-129
- 第五节 风俗习惯的变迁129-138
- 一 教育医疗事业的建设129-133
- 二 生活方式的变迁133-136
- 三 民间游戏136-138
- 第六节 社会文化变迁的成就与教训138-143
- 一 社会文化变迁的成就138-139
- 二 民族政策的失误和教训139-140
- 三 民族价值观念的滞后140-143
- 结论143-146
- 参考文献146-151
- 附录151-152
- 后记152-153
-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情况1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光;张云燕;吴晓莉;;地缘因素在伪三江省“满洲移民”中的作用初探[J];兰台世界;2013年2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春惠;河北易县忠义村:一个满族村的民族学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韩冰;赫哲—那乃跨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刘春学;清代赫哲族屯田戍边及其社会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丽;民族福利政策对赫哲族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孙巍巍;赫哲族传统衣食住行设计艺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刘帅;黑龙江下游通古斯语族萨满教信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梁松;赫哲族从渔猎走向多元的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4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2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