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陕南农业开发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0:02

  本文关键词:陕南农业开发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开发 人口 农田水利 移民 耕作制度 经济作物


【摘要】: 陕南地区滨临汉水,背负终南,南有巴山,为秦蜀之关键,亦荆襄的门户;万山重叠,实为四塞奥区,形势最为险要;气候温暖,甚宜万物繁衍,物产极为丰富。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这里从事农业开发,是我国农业起源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农业经济历史的发展中,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陕南地区明显地具有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地理特征,陕南地区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经济、社会、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以,陕南农业经济的开发,既可以代表南方亚热带稻作农业和北方暖温带旱作农业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又包涵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四种主要地貌形态的开发特征。其农业开发历史,曾历经先秦、秦汉、三国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六个重要时期;其开发过程呈现出波浪式递进层次;所开发区域由平原谷地渐次向高山密菁处依次递升。同时,该地区海拔垂直差异较大,立体农业特点突出,经济作物种植普遍,并在农业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本文主要由七章构成,主要内容略述如下: 第一章 绪论 陕南农业开发史研究在近三十多年中颇受学者的关注,著述较多。有关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了陕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以及种植业结构变迁、移民与农业垦殖、自然环境的变化、农业商品化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研究体系,深刻揭示了陕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但是,这些研究对于陕南地区历史上农业经济演变过程和总体发展态势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把握。本文力求通过对陕南农业开发历史过程的梳理,探索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透析陕南农业开发的整体风貌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先秦陕南农业的早期开发 陕南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农业的发端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的石器时代。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该地区自先秦时期就成为中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之地,因此,陕南的农业开发较早地呈现出稻作农业与旱作农业兼营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区位交通的发展,陕南地区的传统农业开始出现,成为了农业开拓、联系南北的中心地带,战略地位凸现,先后被楚、秦反复争夺并进行早期的农业开发。 第三章 秦汉时期陕南农业开发的第一次高潮 秦汉之际,伴随着农业的发展 跃进,一陕南地区无论在农业人口的增长、农田水利的兴修,还是在农业生产技术和生 产工具的改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现农业开发的第一次高潮,成为了西汉初 期的兴王之地,有“汉室粮仓”之誉。陕南地区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破池塘库模型,是 水田农业兴盛的生动体现。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南农业发展的波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 上社会最为动荡,战乱最为频繁的时期,陕南地区农业发展在三国时期出现过短暂繁 荣后,也遭受了战乱的严重影响。其农业开发总体上处于衰退状态。但是,由于该地 区地处山地,与中原地区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讲,社会、经济的环境较为稳定,农业 生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中原人民的迁入,加速了陕南地区的牛耕与铁农 具推广;其次是氏、羌、撩、蛮等少数民族的入住,促进了山地农业的开发;再次是 冬小麦的传入播种,大大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农业耕作逐渐向水旱兼营、稻 麦共济转变,农业开发呈波浪式演进。 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陕南农业开发继续发展隋唐五代时期是陕南地区农 业开发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陕南地区稻麦两熟制逐渐成为农业耕作的最主要的方 式,为传统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为陕南地 区在后世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物质保证;其次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与蚕桑业、茶 业的兴起,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较早出现和发展;再次是舍田经济的兴盛,提高了土 地使用率,开了山地农业开发的先声,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大大的拓展。 第六章宋元时期陕南农业的全面发展宋元时期,作为农业开发的基础一人 口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同时,由于陕南地处战略形 胜之地,宋王朝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增修水利工程,倡行稻麦两熟制,发展梯 田农业,重视农业的多种经营成为宋元时期陕南农业开发的主体。 第七章明清时期陕南农业的深度开发明清时期是陕南农业全面开发的时 期,其农业开发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流民、移民的迁入和大规模的农业垦殖加快了 开发的步伐;二是稻麦两熟制在陕南全境的推广和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提高了粮食产 量,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三是玉米、马铃薯等耐寒作物的引种促进 了农业开发向高寒地带的拓展;四是水利设施的兴修与凿井灌溉技术的应用使更多的 土地成为良田沃土;五是土特产品的开发利用和手工业兴盛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与农业 商品化的发展,进而孕育出资本主义的萌芽;六是农业垦殖过程中原始的、落后的抛 荒制耕作方式导致了陕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遭到无以复加的破坏,并 形成野蛮耕垦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从而制约了农业
【关键词】:农业开发 人口 农田水利 移民 耕作制度 经济作物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93;S-092;F329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陕南农业开发的历史概貌11-12
  • 1.2 陕南农业开发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 1.3 陕南农业开发史研究的现状12-13
  • 1.4 陕南农业开发史研究的方法13-15
  • 第二章 先秦陕南农业的早期开发15-21
  • 2.1 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发端15-16
  • 2.2 三代时期农业的发展16-21
  • 2.2.1 夏代原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16-17
  • 2.2.2 商代农业的发展17-18
  • 2.2.3 周代(春秋战国时期)陕南农业开发的兴起18-21
  • 第三章 秦汉时期陕南农业开发的第一次高潮21-26
  • 3.1 秦汉时期陕南农业的经营21
  • 3.2 两汉时期农业人口的变迁21-22
  • 3.3 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兴起22-24
  • 3.4 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改进24-26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南农业发展的波动26-30
  • 4.1 陕南农业开发波浪式演进26-28
  • 4.1.1 三国时期陕南农业的经营26-27
  • 4.1.2 两晋以降陕南农业开发的衰退27-28
  • 4.2 少数民族迁入与渔猎经济28-29
  • 4.3 冬小麦的传入与农耕制度的变化29-30
  •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农业开发的继续发展30-37
  • 5.1 农业人口的变迁30-31
  • 5.2 粮食作物的生产31-32
  • 5.3 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农业商品化之端倪32-35
  • 5.3.1 陕南蚕桑业的兴起32-33
  • 5.3.2 陕南茶业的兴盛33-35
  • 5.4 畲田经济的兴盛35
  • 5.5 五代时期陕南农业的缓慢发展35-37
  • 第六章 宋元时期陕南农业的全面发展37-43
  • 6.1 宋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37
  • 6.2 陕南农业人口的变迁37-39
  • 6.3 农田水利的增修39-40
  • 6.4 陕南地区稻麦两熟制的发展40
  • 6.5 山地农业的深度开发40-41
  • 6.6 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的栽植与农业的多种经营41-43
  • 第七章 明清时期陕南农业的深度开发43-72
  • 7.1 明清时期移民、流民的迁入过程43-47
  • 7.1.1 明代移民、流民迁入与人口变化43-45
  • 7.1.2 明末清初人口的剧烈下降45-46
  • 7.1.3 清代人口政策的调整与移民的大规模迁入46-47
  • 7.2 移民、流民迁入陕南地区的原因分析47-50
  • 7.3 移民、流民迁入与农业的深度开发50-52
  • 7.4 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变迁52-56
  • 7.5 粮食作物种植与稻麦两熟制的全面推广56-60
  • 7.5.1 稻作农业的发展56-58
  • 7.5.2 旱作农业的发展58-59
  • 7.5.3 玉米、马玲薯的引种59-60
  • 7.6 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兴盛和衰退60-61
  • 7.7 农业商品化的发展与封建生产关系的松解61-72
  • 7.7.1 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61-62
  • 7.7.2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62-65
  • 7.7.3 土特产品与林副产品的生产65-67
  • 7.7.4 农业商品化与市场的繁荣67-68
  • 7.7.5 清代后期陕南农业商品化衰落的原因68-70
  • 7.7.6 农业商品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70-72
  • 总结72-74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78
  • 作者简介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汝成;陕西棉种之古今[J];古今农业;1995年02期

2 姜世碧;成都平原先秦农业初探[J];农业考古;2002年03期

3 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04期

4 钞晓鸿;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的环境保护[J];中国农史;2002年02期

5 蔡苏龙,牛秋实;流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明代农业生产的衰变[J];中国农史;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849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49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