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湖南通道侗族端午节中的民族植物学

发布时间:2017-09-16 10:20

  本文关键词:湖南通道侗族端午节中的民族植物学


  更多相关文章: 端午节 民族植物学 通道县 侗族


【摘要】:通过长期的民族植物学调查,我们发现通道侗族端午节文化习俗古老,保留有传统的祭祀、药浴、配戴饰品、食用保健野菜等习俗。在端午节中,人们利用的植物种类丰富,用于悬挂门户的植物有4种,涉及4科4属;用于药浴的植物有31种,涉及20科28属;用于保健的野生植物有47种,涉及33科44属。这些植物大多为野生药用植物,它们作用不一,用法也不尽相同,而其中一些能用来悬挂、药浴及保健的植物未见有相关报道,它们所包含的科学知识需要进一步去揭示。通道侗族聚居区的民族植物学知识蕴藏丰富,值得仔细深入地发掘和全面研究。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怀化学院湘西药用植物与民族植物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端午节 民族植物学 通道县 侗族
【基金】: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原料资源调查和检测项目(财社[2011]76号) 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9FJ2008) 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HHUW2011-56) 湖南省“十二五”植物学重点建设学科资助(201142)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2010212)
【分类号】:K892.3;Q949.9
【正文快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认为,端午是古代新石器晚期百越氏族举行龙图腾的祭祖日,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晋代周处《风土记》释:“仲夏端五,端,始也”,端午是五月第一个五日,故又称“重午”或“重五”,至于“端阳”则取其阳气始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放;端午节的来源和民俗[J];百科知识;2005年12期

2 胡继琼;端午节起源论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3 潮宗;;潮汕端午习俗 插艾赛龙舟 吃粽喝药汤[J];潮商;2009年01期

4 黄永林;;端午节采艾蒿和菖蒲习俗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5 白晓菊;;端午洗个药水澡,一年四季疮疤少[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0年05期

6 林长华;;端午榕青多情味[J];绿化与生活;2008年03期

7 ;端午节的习俗[J];浙江林业;2009年05期

8 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刘保元;盘承乾;涂世馨;;端午节挂葛藤的来历(瑶族)[J];民间文学(故事);2010年06期

9 张崇琛;端午节与兰汤沐浴[J];寻根;2003年03期

10 远征;高瞻;;解码端午健康习俗[J];中国保健营养;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思军;刘有旺;朱瑞良;;奶牛酵母菌性乳腺炎的诊治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2 王尧;;黑龙江省有毒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3 雷启义;周江菊;;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雷启义;白宏锋;张文华;周江菊;;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5 伊兴凯;张金云;伊兴旭;周婷婷;高正辉;吴永梅;;安徽省特有药用花卉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6 吴晓宁;练方伟;沈志敏;;庆元县野生木本有毒植物资源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7 翁康良;;丽水市莲都区野生蔷薇科中草药资源种类及利用价值[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7期

8 张来;刘宁;叶玉华;陈静;杨菲;;贵州西部杨梅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9 刘玉艳;于凤鸣;曹慧颖;张丽娟;代波;;盐胁迫对紫花地丁种子萌发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年05期

10 王昌腾;;丽水生态示范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玉艳;于凤鸣;杨俊明;张锐;;NaCl、Na_2SO_4胁迫对紫花地丁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古锐;张艺;王战国;杨福寿;;羌族地区红毛五加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保臣;奶牛乳腺炎病因学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调查及Fnbp蛋白免疫[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刘浩;通痹合剂2号疗效观察及对B7/CD28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周军;蛇床子素对帕金森病防治作用的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忠;云南大白口蘑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周畅书;汨罗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世环;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苏雅;内蒙古扎鲁特旗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颖;端午节文化精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美林;大同市南郊区与杭州市余杭区端午民俗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龚宁;蝙蝠葛茎叶中的生物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李丹平;鄂西民族植物药资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毛鹏;博落回生物碱成分及杀螨活性研究(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宁召峰;奶牛酵母菌性乳房炎的快速诊断及其中药治疗效果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第二轮通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年04期

2 程小放,王娟;浅论民族植物学在社区林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3年04期

3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二届中国民族植物学研讨会暨首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4期

4 李庆典,李颖,黄新芳,陈丽平,周清明;山东芋民族植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孙婵,盛孝邦;民族植物学与中草药的开发利用[J];作物研究;2004年S1期

6 黄澜,王辉丰;关于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思考[J];热带林业;2003年04期

7 ;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四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在北京召开[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余娜;石斛兰的民族植物学[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杜以会;;民族植物学的崛起[J];科学之友(A版);2009年05期

10 盛诚桂;;民族植物学——一门古老的植物学恢复青春[J];生命世界;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春林;王跃虎;赵富伟;唐贵华;李苏梅;;民族植物学与药用植物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裴盛基;;我国西部开发中的若干民族植物学问题[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汪之波;;民族植物学与甘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4 哈斯巴根;;民族植物学与内蒙古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吴世福;;湖南通道县的蕨类植物[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6 吴世福;陈瑜;;湖南凤尾蕨科的分类及分布[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7 王锦秀;李tD;刘宏茂;傅德志;;铁刀木在热带物多样性种保护中的贡献[A];第七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许霖庆;;论动态经济植物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许再富;刘宏茂;;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植物知识体系与植物多样性持续发展的关系[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刘爱忠;裴盛基;陈三阳;;云南楚雄彝族的植物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铁铮;我国积极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N];中国花卉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奚晓阳邋宋黔云;2008年全国植物园会议在筑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赵汝碧;国际姜科植物学大会在版纳植物园举行[N];云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泉;民族植物学在内蒙古的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乌仁;额济纳野生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乌尼尔;呼伦贝尔鄂温克民族植物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包萨如拉;内蒙古野生葱属(Allium L.)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秦晋;西双版纳傣族对非木材林产品利用状况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6 晔薷罕;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传统植物学知识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莎日娜;《御制满蒙合璧文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花尔;内蒙古巴林右旗蒙古族传统植物学知识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景元霞;赫哲族植物利用传统知识与植物资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木其尔;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实用性植物调查[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2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62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