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9:37
本文关键词:傣族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云南傣族封建社会的法律是傣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行为规范的形式,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程度,以及该民族的心理、习俗等方面的情况。在云南西双版纳、孟连、德宏等傣族地区保留下来的一些法规和礼仪规程至今仍然留存于民间,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对于现行的法律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傣族历史上的习惯法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兴趣,但傣族历史上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演变,以及傣族法律细分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似不多见。在习惯法的研究中,一些学者从人类学、法学或者民族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但多数都是以法律整体为研究方向,涵盖广阔,很少涉及法律细分领域,因此傣族法律制度问题仍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现存的傣族法律研究成果都可成为研究傣族封建法律史学的重要材料。 本文希望在这方面作出一点探讨,以现存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并结合历代有关傣族文化、历史的史料记载,对傣族封建制度的法律规范、渊源以及刑罚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其重点基于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对傣族早期法律进行研究。在这部分中,涉及传说中的早期社会规范、九世纪至十四世纪的早期法律以及《茫莱法典》研究。早期社会规范主要研究资料来源于傣族历史上的神话传说,通过对“篾恒蚌”(竹虫集中)时代、“盘巴”(狩猎首领)时代、“赖盘赖 乃”(多领头多首领)时代以及“叭桑木底”(种植定居)时代的社会 规范研究,初步探讨雏形期的傣族封建法律制度。九世纪傣族法律研 究主要根据《云南志》、《油史》等史料记载,对当时傣族法律状况做 一个大致的介绍。十四世纪傣族法律研究以李京的《云南志略》以及 钱古训、李思聪的《百夷传》为蓝本,进行相关法律规范研究。最后, 针对记载于《孟连宣抚司法规》中的《茫莱法典》,结合当前学者的 研究成果,对《茫莱法典》的状况作概括性的研究。 第二部分,对现存的傣族封建法规进行分析、研究。这里以傣族 聚集地区为研究基础,分别对西双版纳、德宏、孟连地区的封建法律 规范进行现状研究,对现存的傣族封建法律规范和保存至今的习惯法 进行定性研究,并对其内容做详尽的介绍。此外,还将采用对比司}究 的力‘法,将傣族封建习惯法与内地成文法进行对比研究,寻找两者的 差异之处。 第三部分,研究傣族封建法律制度中的法律渊源。通过分析原始 宗教、小乘佛教、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道德观念对傣族社会生活的 影响,从中探讨它们与法律的渊源关系。 第四部分,在傣族封建法律规范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法律进行 细化分析,重点研究傣族封建刑罚制度。该部分涉及傣族封建刑罚制 度的判罪原则、刑罚制度的内容、有关刑罚的赎罪原则以及刑罚的特 点等方面,从而补充傣族法律史学中刑罚研究的不足。 本文应用了史料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上述I’q题作了一定的 剖析,不仅对西双版纳、孟连、德宏三个不同地区的傣族法律进行对 比研究,而且也与同时期的内地汉族的法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也对 现存的一些法律规范作了定性研究,重点突出傣族封建法律的特色之 处。文章首次将研究方向引入到傣族法律的细分领域—傣族刑罚制 度,开拓了傣族法律制度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补充了傣族封建法律 制度研究的不足。同时,通过分析原始宗教、小乘佛教、自然条件、 经济条件、道德观念在傣族社会生活中的影响,首次对傣族封建法律 的渊源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丰富了傣族法律制度研究的 内容范畴。 关键词傣族,封建法规,刑罚制度 宾
【关键词】:傣族 封建法规 刑罚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81
【目录】:
- 第一章 傣族早期法律初探12-33
- 第一节 传说中的早期社会规范12-18
- 一、“篾恒蚌”(竹虫集中)时代的社会规范13-14
- 二、“盘巴”(狩猎首领)时代的社会规范14-16
- 三、“赖盘赖乃”(多领头多首领)时代的社会规范16-17
- 四、“叭桑木底”(种植定居)时代的社会规范17-18
- 第二节 文献记载的早期傣族法律规范18-29
- 一、九世纪时期傣族法律环境研究18-22
- 二、十四世纪傣族法律研究22-29
- 第三节 茫莱法典研究29-33
- 第二章 现存的傣族封建法规研究33-63
- 第一节 现存成文傣族封建制度法律规范研究33-40
- 一、西双版纳地区现存傣族封建领主制度法律规范研究34-38
- 二、孟连宣抚司法规研究38-39
- 三、成文法规记载留存的原因39-40
- 第二节 傣族封建法律规范定性研究40-44
- 一、傣族现存法规不属于成文法范畴40-42
- 二、傣族现存法规习惯法特征明显42-44
- 第三节 德宏地区傣族封建制度法规研究44-50
- 第四节 傣族封建法律规范主要内容50-58
- 一、关于民事法律的规定51-56
- 二、关于犯罪和刑罚方面的规定56-57
- 三、关于诉讼方面的规定57-58
- 四、关于礼仪规程和僧侣的规定58
- 第五节 傣族封建习惯法的特点58-63
- 第三章 傣族封建制度法律渊源研究63-98
-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法律的渊源关系63-78
- 一、傣族原始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63-68
- 二、禁忌:原始宗教崇拜法律化的必经之路68-74
- 三、原始宗教崇拜在法律上的体现74-78
- 第二节 小乘佛教与封建法律的渊源关系78-86
- 一、佛教与原始宗教的文化碰撞79-81
- 二、佛教与傣族政权的关系81-82
- 三、佛教对社会的渗透作用82-84
- 四、佛教在傣族封建法律中的表现形式84-86
- 第三节 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与法律的渊源关系86-92
- 一、自然条件的客观影响86-88
- 二、封建领主制经济结构下的法律表现88-92
- 第四节 道德观念与法律的渊源关系92-98
- 一、道德观念与傣族法文化的关系92-95
- 二、道德观念对傣族宗教、法的渗透95-97
- 三、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体现97-98
- 第四章 傣族封建刑罚制度研究98-115
- 第一节 傣族封建刑罚制度的判罪原则99-103
- 一、杀人无罪原则99-101
- 二、重罪不能轻判原则101
- 三、应判处极刑原则101-103
- 第二节 傣族封建刑罚制度的内容103-110
- 一、有关主刑的规定103-104
- 二、有关附加刑的规定104-110
- 第三节 傣族封建刑罚的赎罪制度110-112
- 一、有关死刑的赎罪110-111
- 二、一般刑事赎罪111-112
- 第四节 傣族封建制度刑罚的特点112-115
- 第五章 结语及建议115-118
- 附录118-134
- 参考文献134-137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137-138
- 后记138-13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华;;论《西双版纳傣族封建法规》赋予拾得者权利的合理性[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李小华;;试论《孟连宣抚司法规》赋予拾得者权利的合理性——傣族习惯法研究之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小华;西双版纳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军;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5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6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