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利见大人:“龙”在壮族“牛魂节”仪式中的审美建构——多民族节日研究之三

发布时间:2017-09-18 04:26

  本文关键词:利见大人:“龙”在壮族“牛魂节”仪式中的审美建构——多民族节日研究之三


  更多相关文章: 师公教 九五爻 审美建构


【摘要】:壮族"牛魂节"隆重的安栏仪式上,师公几度祈拜神龙,那么神龙对于耕牛,还有壮族人的族群情感、心理诉求有着哪些深层内蕴?本文结合民间师公教与儒、道、释三家思想的渊源关系及口头神话传说,认为师公拜龙的夙愿和壮族起源神话关联的"洪水的故事"、"伏依兄妹"隐喻了期盼雨水充足,丰收满仓;婚姻美满,子孙满堂;和平生活,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暗合了乾卦的九五爻,是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审美统一。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师大文学院;
【关键词】 师公教 九五爻 审美建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壮族民间文学的文化透视研究》(编号:06XZW01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K892.3
【正文快照】: 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唐孔颖达疏:“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①“风马牛”意即马和牛不同类,即使发情也不会跑到对方阵营里去。那么,地上的牛和神话里的龙,一个是世俗世界中的驯养动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娜;;大众文化审美建构[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2 蒋明智;;作为巫术信仰的龙[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林向;金沙江:中国西部龙——金沙江文化论稿之一[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4期

4 金涛;金英;;舟山与日韩诸国海岛船俗文化比较[J];东方博物;2006年03期

5 庞进;;我们将怎样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关龙标志的几个问题[J];文化月刊;2007年01期

6 ;龙:嘉兴人的先祖图腾[J];文化月刊;2011年06期

7 金涛;;海龙王信仰与舟山渔民的双重心理[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裴金宝;龙——赋予中国古琴神圣意味的文化内涵[J];乐器;1996年02期

9 宁涛;炎黄图腾艺术一脉——猪文化[J];美术观察;1997年02期

10 刘志琴;龙文化的现代精神[J];东方论坛;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明智;;龙崇拜与百越水文化意识[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文玲;2006中国文化镜像[N];金融时报;2007年

2 宋生贵;草原文化:永续和谐之韵[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彦华;长洲醉龙:时髦的图腾崇拜[N];中山日报;201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张雪松;龙母文化古今谈[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玉霜;岭南龙母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赵海霞;盘古文化的地方性实践[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3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73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