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华侨华人对南海区域的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17-09-21 03:34

  本文关键词:华侨华人对南海区域的历史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 南海区域 华侨华人 贡献


【摘要】:“南海区域”这一概念是把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内在关联的整体,包括了中国与东南亚11国。其无论是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上,还是经济水平和社会演变历程等方面,南海区域都具有高度统一性和密切的整体性。南海区域也是世界华侨华人及侨眷最为集中、活跃的地区,是华侨华人发展史上脉络最为典型的地区。梳理华侨华人在南海区域历史发展中的贡献,既以南海区域新颖的视角研究华侨华人,有别于以往的东南亚、南洋、东洋等陈旧视角,也看出作为南海区域的共同因子——华侨,在南海区域历史演变过程中由孤立走向整体,由分散走向联合中的作用。对挖掘南海区域各国友好交流中的共同因素,促进南海区域的和平、友好往来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主要论述了从秦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期华侨华人对南海区域的历史贡献。古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其他国家友好往来过程中,华侨华人从诞生到壮大,为古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各国的友好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了连接彼此的桥梁作用。及至明清,由于封建政府对外政策的改变,华侨华人处境艰难,加之继1511年葡萄牙率先介入南海区域之后,西方殖民者纷沓而来,中国与南海区域各国历史演变过程被打乱,南海区域各国之间呈现出诸多不和谐因素,华侨华人作为南海区域的共同因子,在促进南海区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对侨居国和祖国抵御外来侵略战争中的作用,更显弥足珍贵。在西方殖民势力仍存,日本法西斯突然介入的状况下,华侨华人的处境更加艰难,但其在反抗日本法西斯直至胜利的过程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增进了与南海区域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南海区域各国再次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同呼吸共患难,携手共进,相互支援,赢得了民族独立,经济发展。
【关键词】:南海区域 华侨华人 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7
  • 一 选题背景9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三 学术史回顾10-14
  • (一)华侨华人研究动态与现状10-11
  • (二)“南海区域”的研究现状与动态11-14
  • 四 研究内容的创新之处14
  • 五 相关概念界定14-17
  • (一)华侨、华人及华裔14-16
  • (二)南海区域16-17
  • 第一章 古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其他国家的往来17-39
  • 一 秦汉时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其他各国的往来17-19
  • 二 唐宋时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各国关系的的发展与华侨的活动19-22
  • 三 元明时代华侨在南海区域的活动22-26
  • (一)宋元之际南海区域的华侨华人22-23
  • (二)元明时代华侨华人在南海区域的频繁互动23-26
  • 四 西人东来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变化26-39
  • (一)早期殖民时代下的南海区域26-30
  • (二)西方殖民者在南海区域的殖民扩张30-36
  • (三)明清之际的“海禁”与华侨华人政策36-39
  • 第二章 殖民时代华侨华人对侨居国的贡献39-55
  • 一 艰苦创业,,促进侨居国经济社会繁荣39-45
  • 二 反抗侵略,支持侨居地民族解放运动45-48
  • 三 传播文明,丰富侨居国多元文化48-55
  • (一)撰写有关国家的社会、宗教和历史著作49-50
  • (二)与异族通婚,养育人才50
  • (三)传播中华文化50-55
  • 第三章 殖民时代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贡献55-73
  • 一 投资工商企业,繁荣、发展侨乡经济55-59
  • (一)对工商业的投资建设55-57
  • (二)对农业的投资57-59
  • 二 造福桑梓,兴办文教公益事业59-64
  • (一)华侨捐资兴学59-64
  • (二)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64
  • 三 参加革命,献身报国64-73
  • (一)支持改良救国运动65
  • (二)参加辛亥革命65-67
  • (三)积极参加讨袁护法斗争67-69
  • (四)参与国民革命69-73
  • 第四章 南海区域华侨华人对反日本法西斯的贡献73-91
  • 一 日本的“南进”73-75
  • 二 日本对南海区域各国的统治及华侨华人的处境75-81
  • (一)日本的占领75-78
  • (二)华侨华人的处境78-81
  • 三 华侨华人与南海区域各国人民共同抗日直至胜利81-91
  • (一)南海区域华侨华人对祖国抗战的贡献81-84
  • (二)南海区域华侨华人与当地人民并肩抗战84-91
  • 结语91-92
  • 参考文献92-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95-96
  • 致谢96-97
  • 附件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连;石沧金;;《南洋史地与华侨华人研究》述评[J];海交史研究;2002年02期

2 聂德宁;从“贡献”到“合作”: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庄国土新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评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3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基地)简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2期

4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简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5 程希;关于目前华侨华人研究若干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6 晓迪;《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1979-2000)——对若干华侨华人研究期刊载文的摘评》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7 晓迪;《欧洲华侨华人史》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8 徐云;华侨华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共享网络的建设[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9 王希柳;纪念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创立1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10 李玉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丰硕成果——读《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J];海交史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梁;;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与华侨华人学[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安山;;清朝政府对非洲华侨政策探析[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其荣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回顾与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冯爱琴;拓宽全球化时代华侨华人研究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庄国土;华侨华人研究[N];福建日报;2001年

4 陈鸿 屈桂琴;广东重视华侨文化研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孙治国;研究华侨华人[N];中国信息报;2001年

6 记者 司徒漪;市华侨华人文化学会昨天成立[N];中山日报;2010年

7 首席记者 苏小红;“华侨华人与辛亥百年”海外采访今日启程[N];中山日报;2011年

8 刘泽彭 全国政协常委、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兼基地主任;暨南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维平;“华学专家”北大聚谈“华侨华人学”学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记者 郝锴;徐师大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揭牌[N];徐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惠杰;社会变迁下华侨华人与新中国体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肖文燕;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4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5 朱陆民;二战后印尼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7 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9 徐文永;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秦素菡;美国华侨社会与保皇派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景峰;华侨与近代厦门港口城市发展研究(1840-1949)[D];华侨大学;2015年

2 高斯;华侨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韩田田;印度尼西亚庇护主义与华侨华人群体[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斌;日本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章秀冬;福建省新华侨华人服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6 赵璐;清代康雍时期南洋政策及其对印尼华侨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高跃;文学视阈下战后菲律宾华侨华人认同的变迁[D];华侨大学;2016年

8 刘光耀;日本华侨华人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D];华侨大学;2016年

9 孙志芳;冷战因素与泰国华侨社会的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观润;五邑华侨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92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892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