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40年代上海咖啡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6:17
本文关键词:1920-1940年代上海咖啡馆研究
【摘要】: 上海开埠后,西方饮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上海,五口通商的租界首当其冲成为咖啡引入的桥头堡,后来出现了独立营业的咖啡馆。咖啡馆最初主要为适应外侨休闲和聚会而设立,后来逐渐成为上海部分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在上海的发展折射出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特征和市俗人情百态。咖啡馆作为较早的西方舶来品,无论在建筑装饰还是在品饮方式上都体现了异域特色,成为人们了解西方生活方式的窗口;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咖啡馆一方面承袭了西方的理念,同时也适应着上海特色,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 对咖啡馆业的管理主要来自同业公会和政府。上海咖啡馆业在近代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同业组织——西菜咖啡商业同业公会,公会在规范各咖啡馆的营业、协调咖啡馆之间的矛盾和促进咖啡馆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咖啡馆业也被纳入到政府的管理之下。政府通过对咖啡馆价格、营业时间、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将政府的政策推行到咖啡馆中,进而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政府在加强对咖啡馆的管理过程中,与咖啡馆经营者也发生了一些矛盾。同业公会在协调两者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公会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为维护会员利益方面与政府进行了多次的交涉,另一方面,公会受制于政府,成为政府政策的执行者。 随着咖啡馆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上海市民多维活动的公共空间。咖啡馆一度成为人们炫耀性消费的舞台和身份标识的场所,同时它也是市民休闲娱乐、聚会交流场所,更是商贸洽谈、商品交易的理想选择,众多公开和秘密的政治谋划和活动也选择咖啡馆作为展开的舞台。总之,上海咖啡馆在近代上海城市生活中,承担了复杂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咖啡馆 同业公会 公共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9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8-9
- 二 学术史回顾9-12
- 三 研究思路和理论方法12-14
- 第一章 近代上海咖啡馆的发展概况14-53
- 第一节 上海咖啡馆的出现与发展14-27
- 第二节 上海咖啡馆的分布与特点27-38
- 第三节 咖啡馆的常规经营38-53
- 第二章 咖啡馆的行业管理53-69
- 第一节 咖啡馆的行业组织53-61
- 第二节 政府对咖啡馆的管理61-69
- 第三章 上海市民多维活动的公共空间69-86
- 第一节 身份标识和休闲娱乐空间69-75
- 第二节 社会活动空间75-86
- 结论86-89
- 参考资料89-95
- 后记9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全有;张超;;对近代中国娱乐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琨;民国时期上海华人营造业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5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1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