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明清时期大同人口与环境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04 17:47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大同人口与环境问题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时期 大同地区 人口 环境 资源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50多年来从5亿增长到今天的13亿,数量上翻了一番,在总数上超过1800年的世界人口,从根本上说是明清时期打下的基础。这一时期,无论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还是文化都出现了相当深刻的变化,人口在数量上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点,这些变化为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源泉。选择明清这一人口骤变时期,有助于我们把握人口变迁的内在规律。本文旨在通过对明清时期大同地区人口与环境问题的初步研究,达到关怀现实、为解决当代社会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提供借鉴的作用。 大同作为雁北文化圈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兴盛,成为“北方商埠”,人口发展迅速,是继北魏孝文帝南迁都城之后的最大一次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对当地自然开发达到空前境况。本文应用人口统计学、人口历史学、区域社会史、生态环境史的方法对这一时期该地人口、资源与环境互动进行研究。 文章首先对大同地区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分时段进行定量分析,并总结其人口特点;其次对人口生存的自然条件与资源,分气候条件、水土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大同人口在自然条件和资源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呈现出巨大的增长趋势,这不能不说是违背自然常态的结果;再次作者分别从明清时期山西整体人口压力以及国家对大同地方社会的经济、财政支持等方面揭示了大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秘密;最后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的内在联系。明代九边屯垦政策加剧了大同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原本恶劣的自然条件更趋恶化,战争消耗造成资源短缺,同时国家支援出现不足,大同人口表现出阶段性下降,这从根本上说是人口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带来的后果。 通过对大同地区人口的研究可以窥探到明清时期该地区人口发展的秘密。由于显著的地理位置,大同从国家及其他渠道获得大量物资从而支撑起庞大的人口增长,然而这种供给一旦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中断及生态出现恶化时,往往导致人口数量上的亡失。人口发展模式应当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才能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单单依靠外向型补给是不足以支撑和促进人口发展的。
【关键词】:明清时期 大同地区 人口 环境 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8;K293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引言11-16
  • 一、问题的提出11-13
  • 二、人口史研究的现状13-16
  • 三、本文论述的时段划分与地域范围16
  • 第一章、明清时期大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与人口数量16-25
  • 一、明清时期大同社会经济状况16-17
  • 二、明代大同人口的消长17-23
  • 三、稳定增长的清代大同人口23-25
  • 第二章、明清大同的自然条件与资源25-32
  • 一、气候条件25-26
  • 二、水土资源26-28
  • 三、生物资源28-31
  • 四、矿产资源31-32
  • 第三章、明清时期大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秘密32-38
  • 一、晋中、晋南、晋东南地区人口发展的压力32-33
  • 二、明代军事人口的大量涌入为明清大同人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3-34
  • 三、明代以军事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吸引了大量的附属人口34-37
  • 四、清代大同作为“恰克图”贸易中转地经济兴盛,刺激了人口的增长37
  • 五、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为人口大量增长提供了物资条件37-38
  • 第四章、明清时期大同地区生态环境与阶段性人口衰退38-50
  • 一、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增多影响下的生态环境38-46
  • 二、环境恶化引起大同人口阶段性衰退46-50
  • 代结语:跳出马尔萨斯的圈套50-54
  • 参考文献54-58
  • 后记58-59
  • 附录59-60
  • 承诺书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义;吴阳;;明清科举考试的特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群英;;明清时期男旦“走红”现象的维度蠡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晓霞;;明清湟水流域藏族人口数量及分布地域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4 王秀萍;朱海燕;朱旗;;明清茶学思想的审美内涵——以茶诗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马思源;应亮;;明清漆器特征及其审美取向探究[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6 刘首含;;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菊花纹形式美法则的体现[J];华章;2011年18期

7 吴启纲;;明清时期的烟文化现象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8 赵炎秋;;明清叙事思想发展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9 姜振逵;李金财;;浅论明清时期潮人的思想特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吴建新;;明清时期广东山区的陂塘水利与生态环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闵宗殿;;明清时期的人工生态农业——中国古代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范例[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甘满堂;;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姚兆余;;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文学;;从商业教科书看明清晋商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李剑平;郑庆春;;明清时期的晋商民居[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9 唐建军;陈学文;仇名虎;胡永吉;;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沈e,

本文编号:972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72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