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综述
本文关键词:“隋唐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隋唐时期 新疆 学术研讨会 西域 吐鲁番盆地 乌鲁木齐市 唐朝 论述 吐鲁番地区 安西都护府
【摘要】:正2013年6月21~22日,由《新疆通史》编委会主办的"隋唐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者围绕隋唐时期新疆诸方面历史问题展开讨论,此次会议不仅有助于《新疆通史》的编写工作,亦有益于新疆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发展。1.政治隋唐时期的新疆地方政治,是这次会议学者们探讨的重要话题。陈国灿《唐朝廷对高昌社会体制的变更》论述了唐平定高昌国后,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变革,认为通过一系列变革,不论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还是在管理制度和文明程度上,都能与内地一致起来,为整个封建时代吐鲁番盆地的
【作者单位】: 新疆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新疆 学术研讨会 西域 吐鲁番盆地 乌鲁木齐市 唐朝 论述 吐鲁番地区 安西都护府
【分类号】:K29-2
【正文快照】: 2013年6月21~22日,由《新疆通史》编委会主办的“隋唐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者围绕隋唐时期新疆诸方面历史问题展开讨论,此次会议不仅有助于《新疆通史》的编写工作,亦有益于新疆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发展。1.政治隋唐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正华;新疆建置今古[J];新疆地方志;1983年03期
2 ;新疆小史[J];中国改革;2004年02期
3 苗普生;历史发展的必然──论新疆统一于祖国的历史进程[J];西域研究;1998年02期
4 侯灿;略论我国历史上新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5 ;新编地方志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一览表[J];新疆地方志;2007年02期
6 灵均;《新疆史纲》介评[J];西域研究;2004年02期
7 厉声;;千年一部兴疆史[J];决策与信息;2010年08期
8 项国昌,于文明;新疆电信百年大事记[J];新疆地方志;1993年03期
9 赵燕秋;试论新疆三级志书对新疆历史记述的成功与不足[J];新疆地方志;2002年03期
10 马大正;新疆历史纵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后记[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朱昌杰;;序[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3 祝培礼;;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我省年鉴工作新局面——在全省第五届年鉴系列颁奖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4 祝培礼;;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努力开创我省年鉴工作新局面——在全省第五届年鉴系列颁奖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5 朱士光;;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开幕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袁懋栓;;在“北京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代序)[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7 龙超云;;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讲话[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8 ;部分新闻媒体对’99夜郎学术研讨会的报道[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季羡林;;贺词[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杨丽萍;;在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敏文;“新疆”名称的由来[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钱芳;中国古代的西部开发[N];四川政协报;2004年
3 都人;新疆、西域和中国[N];华夏时报;2001年
4 李华、王亚芸;《新疆通史》编撰工作正式启动[N];新疆日报;2005年
5 记者 牛锐;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记者 叶辉 陆健 潘剑凯;“温州学”学术研讨会在温州举行[N];光明日报;2003年
7 潘瑞国;万方乐奏有于阗[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张楠;新疆小吃惹人馋[N];西部时报;2005年
9 王晓建;林基路在新疆[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邢宇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建英;近代英国和中国新疆(1840-1911)[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冯智;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洁;黠戛斯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达远;隔离下的融合[D];四川大学;2006年
6 陈青萍;《福乐智慧》健康史料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庆宪;匈奴与西汉关系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卓;近代以来新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2 陈健;民国时期新疆疫病流行与新疆社会[D];新疆大学;2005年
3 江梅;新疆俄罗斯人研究(1840—1944)[D];新疆大学;2003年
4 段金生;调适与冲突[D];兰州大学;2006年
5 赵丽君;近现代新疆县制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6 嵇雷;民国前期新疆治理研究(1912—1933)[D];新疆大学;2004年
7 古力扎提;建国以来新疆哈萨克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安阳;清代新疆锡伯族移民及其边疆开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陈剑平;民国时期新疆工业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古娜;民国新疆社会救济事业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75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7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