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近代以来新疆通商口岸的开设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08 03:15

  本文关键词:近代以来新疆通商口岸的开设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通商口岸 新疆 对外开放


【摘要】:通商口岸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伴随着帝国主义侵华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现代意义上的口岸由古代的港口、商埠、商道和边境关卡演化而来,它们是为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提供合法出入境的港口、机场、车站和通道。 新疆对外通商的历史虽然很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但是直到近代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通商口岸。《伊塔通商章程》的签订可以被认为是新疆开辟通商口岸的起始。这个不平等条约使得清朝政府被迫同意俄国在新疆的伊犁和塔尔巴哈台两处通商贸易,且不纳税。此后,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败,新疆一次又一次被迫开放。民国时期,新疆的边境口岸因受政治局势的影响在曲折中缓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口岸的建设与发展逐步正规化。虽然其中也经历了挫折,但总体上还是在不断进步的。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各个通商口岸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新疆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论文从1851 年中俄《伊塔通商章程》的签订写起,跨越一个半世纪,落笔于当前新疆通商口岸的新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近代新疆口岸的开设过程进行考察,从点到面,体现出口岸从无到有的历史。其次,突出介绍新疆口岸在发展历程中管理机构的演变和口岸建设的不断完善。再次,总结归纳新疆口岸的功能、分类及特点。最后,通过
【关键词】:通商口岸 新疆 对外开放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94
【目录】:
  • 一 新疆通商口岸形成的历史进程11-23
  • (一) 鸦片战争前的新疆对外通商11-13
  • (二) 中俄不平等条约与新疆通商口岸的开设13-16
  • (三) 民国时期新疆通商口岸的缓慢发展16-20
  • (四)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口岸的开放与发展20-23
  • 二 口岸管理机构的演变和口岸建设的发展23-38
  • (一) 口岸管理机构的演变及运作23-32
  • 1、1949 年以前口岸管理状况23-29
  • 2、新中国成立后的口岸管理29-32
  • (二) 口岸建设的发展32-38
  • 1、近代口岸的早期建设32-34
  • 2、口岸建设的新时期34-38
  • 三 新疆通商口岸的功能、分类及特点38-43
  • (一) 新疆口岸的功能与分类38-40
  • (二) 不同时期新疆口岸特点40-43
  • 四 面向21 世纪新疆口岸的前景与发展对策43-51
  • (一) 新疆口岸现状43-46
  • (二) 口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6-47
  • (三) 口岸远景规划47-51
  • 附录51-54
  • 参考书目54-58
  • 后记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荣;晚清中外船碰问题探论[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李永胜;;1902年中葡交涉述论[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3 傅德元;;丁韪良《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4 张建功;;漫话桃仁形状准噶尔钱币[J];安徽钱币;2006年04期

5 蒋立场;;清末银两汇价波动与外债偿付(上)[J];安徽钱币;2008年02期

6 马陵合;;从“联美”到均势外交——清季币制借款的外交功能及其缺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李春风;李灵仙;;西域都护与西域都护府名实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李建芳;;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苏青的“俗人哲学”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9 王静;;缺失的殖民叙事——论施蛰存租界体验下的一种叙事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石涛;外国在华银行与晚清借款[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江枫;;朝鲜半岛的中国租界——以1884至1894年仁川华商租界为个案研究[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马合苏提·别克塔伊;郭松明;;关于“玛纳斯”一词之考以及玛纳斯县之称谓(玛纳斯县名称考)[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3 栾景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比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董志凯;;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的历史经验[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覃延佳;;试析陆荣廷起家龙州之历史场域及其隐谕[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方宁;;评马赖之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7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吕一燃;;1861年中俄会勘东段边界研究[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袁澍;;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始末[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10 杨持纲;;由“李崇之印”与“汉归义羌长印”引发的一些历史思考[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万鲁建;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6 钱海平;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晓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上海法租界最后三年(1941-1943)的法制变异[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吐尔逊阿依·吐拉买提;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杨莲;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楠;论在中国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打击“三股势力”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7 闫宗淼;清朝回疆民族政策—伯克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赵燕;国家文化安全背景下新疆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黄晶晶;兵团农十三师红星二牧场哈萨克族职工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杨绪迁;莫理循与中国参加一战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99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