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知识的复制——古代传抄活动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0 07:28

  本文关键词:知识的复制——古代传抄活动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的复制 传抄 立言 知识产权


【摘要】:传抄是中国古代知识复制最根本的方式,有其产生发展的渊源,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抄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基于为往圣继绝学而"立言",或是宗教信仰的"修功业",或是作为知识人谋生的手段。一千余年的传抄活动,在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对传抄者的思想、著述方式也生产了深刻影响,述而不作引经据典的思维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影响了近代知识产权思想的产生。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知识的复制 传抄 立言 知识产权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知识是人类思想、经验的总结,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的传抄、传播活动,是人类知识乃至文明传承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印刷术广泛应用之前,手工的抄写活动,是文献复制、传播的主要形式。文献传抄活动,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传抄介质的进步影响比较大,它肇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金柱;唐宋八大家与佛教[D];河北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秦川;论古代小说中佛、道“劝惩教化”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袁晓薇;从“柳七风味”到“自是一家”──论柳永、苏轼词消息相通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王德军;《世说新语》中的"形神"观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张秀芳;浅谈简策制度及其对后世书籍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郑颖慧,谢志强;略论宋代法官审判活动之法律责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2 薛平拴;;论唐代商人阶层的政治意识与自卫意识[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王善军;;宋代世家大族的藏书及其对成员的教育[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姚永辉;;朱熹、吕祖谦关于《诗经》的四大论辩平议[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5 冯俊杰;;太行雩祭取水仪式及谢雨演剧民俗考[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宝军;电子文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2 郑f媐,

本文编号:1005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05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