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吕氏春秋》的史学理论成就

发布时间:2017-10-10 14:11

  本文关键词:《吕氏春秋》的史学理论成就


  更多相关文章: 吕氏春秋 史学理论 史学意识


【摘要】:《吕氏春秋》在中国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学界从史学层面研究它的成果却很少。本文力图从史学史的角度,发掘其史学理论遗产,评估其史学价值,确定其在中国史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鉴于以上目的,本文首先综述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对《吕氏春秋》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同时对本文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创新之处作以说明。其次,分四部分对该书进行史学的分析,具体论述其史学理论的成就:一是论述书中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历史意识包括用变化的眼光观察万物、对自然和社会历史变化趋势的理解、对历史现实未来的认识等;史学意识包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对史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二是论述编纂的思想和原则,,包括编纂目的和思想、编纂原则、体裁体例等。三是讲该书采撰特点、采撰价值以及对历史知识的运用等。四是讲史文表述的风格等。最后,在结语部分简要介绍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两次飞跃和史学理论的研究体系,以将其与传统的历史研究区别开来,突出其史学史研究的特点;同时对该书中包含的史学理论成就的特点进行概括。 以上几部分的分析,虽然还不够深入和细致,也不能将该书中包含的史学理论成就完全展现出来,但这种从史学理论层面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希望能为《吕氏春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史学遗产总结不足的遗憾。
【关键词】:吕氏春秋 史学理论 史学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8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9-11
  • (二)学术史回顾11-16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16-17
  • (四)可能创新之处17-18
  • 一、《吕氏春秋》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18-26
  • (一)《吕氏春秋》的历史意识18-22
  • (二)《吕氏春秋》的史学意识22-26
  • 二、《吕氏春秋》的编纂思想和原则26-35
  • (一)编纂目的和思想26-27
  • (二)编纂原则27-28
  • (三)编纂体裁和体例28-35
  • 三、《吕氏春秋》的采撰特点和价值35-43
  • (一)采撰特点35-37
  • (二)采撰价值37-38
  • (三)对历史知识的运用38-43
  • 四、《吕氏春秋》的史文表述风格43-48
  • (一)史文表述风格43-46
  • (二)后人评价46-48
  • 结语48-51
  • 参考文献51-53
  • 后记53-54
  •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著及获奖情况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艺;论《吕氏春秋》的结构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2 徐卫民;《吕氏春秋》与秦代社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钱荣贵;;旷世奇书《吕氏春秋》的编辑思想[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5期

4 王德裕;《吕氏春秋》述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5 王利器;;《吕氏春秋》平论[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5期

6 瞿林东;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1期

7 李林;论《吕氏春秋》的历史思想[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夏祖恩;《吕氏春秋》的史学思想与特色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9 王启才;;《吕氏春秋》与《史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修建军;《吕氏春秋》与道家析论[J];管子学刊;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006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06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