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第一卷)人名、地名、部落名蒙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9:11
本文关键词:《元史》(第一卷)人名、地名、部落名蒙译研究
【摘要】:《元史》作为一部编写蒙元历史的“直译体”著作,因其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同期的汉语特点,书中含有大量的蒙古及色目人名和地名,其翻译方式多显生硬,存在较多的误差,时至今日更是难以辨别其真实的读音。 《元史》作为传记体史书,从年代上来看,其层次感较强。蒙古族统治中原及亚欧地区300多年,其光辉战迹依然被世人所赞叹,但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及游牧民族的习性蒙元时期的历史编写工作未得到圆满的成果。虽然《元史》是一部漏洞错误百出的史籍,但其历史价值却非同小可。对于史学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利用翻译学、语言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元史》(第一卷)的人名、地名及部落名的翻译进行研究探索。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元史》及《元史》的编写背景和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和《元史》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元史》(第一卷)中的人名、地名的翻译过程中的问题,整体论述《元史》(第一卷)翻译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第三章为主体部分,重点分析论述《元史》(第一卷)的翻译现象及翻译特点,并同《蒙古秘史》等相关文献进行比对,从而找出并论述《元史》(第一卷)中的误译、漏译现
【关键词】:元史 翻译 人名 地名 部落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7;H21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6
- 前言6-7
- 第一章 《元史》及其研究现状7-10
- 第一节 《元史》编撰的历史背景7-8
- 第二节 《元史》编撰中存在的问题8
- 第三节 《元史》翻译研究的现状8-10
- 第二章 《元史》人名、地名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10-12
- 第一节 《元史》翻译工作中的难点10-11
- 一、编写过程中编写者的主观因素10-11
- 二、编写过程中的客观因素11
- 第二节 编写《元史》时期的语言环境11-12
- 第三节 如何看待《元史》的翻译问题12
- 第三章 《元史》(第一卷)中的人名、地名、部落名的翻译研究12-20
- 第一节 《元史》翻译特点13-19
- 一、《元史》人名、地名中的元音翻译14-16
- 1.1 古代蒙古语的影响14-15
- 1.2 编写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影响15
- 1.3 蒙古语长元音的表示15-16
- 二、《元史》人名、地名中的辅音翻译16-19
- 2.1 “1”、“r”音的蒙译16-17
- 2.2 “ji”、“qi”音的蒙译17
- 2.3 “薛”和“思”的蒙译17-18
- 2.4 “罗”和“鲁”字蒙译18-19
- 2.5 “真”、“只”、“直”的蒙译19
- 第二节 《元史》字词的通用现象19-20
- 第三章《元史》(第一卷)中的生译及漏译20-23
- 附表23-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辞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莎;;《元史》所见人名来源与变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张建松;;《元史·世祖纪一》校误一则[J];江海学刊;2008年03期
3 范丽君;中世纪蒙古语中原始长元音[J];蒙古学信息;1995年03期
4 楚·达赖;蒙古人民共和国关于元朝历史的研究和《元史》的蒙文翻译[J];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01期
5 武小平;;2007年蒙元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乌兰巴根;《元史》满蒙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4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4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