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东东、西三府间的赋役之争
发布时间:2017-10-18 05:23
本文关键词:明代山东东、西三府间的赋役之争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山东 东三府 西三府 赋役之争 颜神镇
【摘要】:明代后期,政府开支增大。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完成,政府在赋役改革的同时,还进一步强化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签派。官吏的考核也以赋役完成情况为重要依据。在此背景下,山东东、西三府之间围绕赋役展开了一场大争论。 明代山东东、西三府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有“东民憔悴,西民丰裕”之说。东西三府间的赋役负担也不均衡,史称“济、兖、东患在役重”、“青、登、莱患在赋烦”。西三府试图把自身赋役分派到东三府,以减轻自身的压力,便引发了本文所探讨的赋役之争。 明代民养官马是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山东地区只有西三府养马,而作为历史上马匹产区的东三府则不养。东三府“无养马之差,反获卖马之利”,这在西三府的人士看来是不公平的。他们多次试图把养马之役分派到东三府,以减轻自身的负担。东三府士人则对分派养马之役进行了成功的抵制。 明代大运河在山东主要流经济南、东昌、兖州三府。运河的开挖及维护工作也主要由这三府负责。把修河之役分派到东三府便成了一时的话题,这势必引起东三府士人的反对,他们通过官方和私下的运作对河夫分派进行抵制。 颜神镇地处益都、莱芜、淄川三县交界处,地势险要,加上该地多矿产资源,“矿盗”频发,镇已经不能满足控制地方的需要,置县多次被提上日程。但因为各利-原因,颜神镇置县提议屡屡被否决,这里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东、西三府间的赋役负担不同。颜神镇置县后极有可能划入西三府,当地人民害怕置县后赋役加重,特别是对养马的反对,使得“人人乐从”的置县努力最终失败,终明之世置县未成。直到雍正十二年,颜神镇才升格为博山县。 东、西三府的赋役之争,是地方利益的博弈,也是地方精英势力强大的反映。地方精英,特别是身份性地方精英往往从乡土意识出发,为了家乡利益而对政策制定施加影响。从国家利益层面看,地方精英的这种活动不利于国家和其它地方的利益;国家政策制定也因地方精英的干涉而往往被扭曲。这样从政治决策的角度来看,国家对地方的控制由于地方精英的存在而受到削弱。
【关键词】:明代 山东 东三府 西三府 赋役之争 颜神镇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F812.9
【目录】: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一 选题旨趣11-13
- 二 研究概况13-18
- 第二章 明代山东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18-33
- 第一节 明代山东的自然环境、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18-23
- (一) 明代山东的自然环境18-20
- (二) 明代山东的行政区划20-21
- (三) 明代山东的人口分布21-23
- 第二节 东、西三府经济发展状况23-29
- (一) 明代山东商业发展状况23-24
- (二) 西三府地区经济发展状况24-26
- (三) 东三府地区经济发展状况26-29
- 第三节 东、西三府赋役状况29-33
- (一) 明代山东赋税状况29-30
- (二) 明代山东力役状况30-33
- 第三章 山东养马负担与养马之争33-48
- 第一节 山东养马时间考辩33-38
- 第二节 山东养马地区分布与养马负担38-42
- (一) 山东养马地区分布38
- (二) 东三府不养马的原因38-41
- (三) 养马的负担41-42
- 第三节 东、西三府养马之争42-48
- (一) 嘉靖年间养马之争43-45
- (二) 隆庆年间养马之争45-48
- 第四章 山东河夫负担与河夫之争48-59
- 第一节 运河山东段的河夫48-52
- 第二节 《与夏德树论河夫书》辨误52-55
- 第三节 山东东、西三府间的河夫之争55-59
- 第五章 从颜神镇置县之争看东、西三府力役之争59-76
- 第一节 明代山东的镇59-66
- 第二节 颜神镇区位及官署设置66-70
- (一) 颜神镇的历史与行政区划沿革66-67
- (二) 颜神镇区位与物产67-69
- (三) 政府官署设置及建城69-70
- 第三节 颜神镇置县与赋役之争70-76
- (一) 颜神镇置县的合理性70-71
- (二) 置县后的规模及归属71-72
- (三) 四次置县的努力72-73
- (四) 置县后赋役加重的忧虑73-76
- 结语76-78
- 参考文献78-84
- 致谢84-8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令福;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J];古今农业;2004年01期
2 李光伟;韩帅;;地方环境与民众经济行为的双重变奏——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山东章丘县为例[J];古今农业;2010年03期
3 成淑君;;政府行为对明代山东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农田水利建设为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J];历史档案;1995年01期
5 吴欣;;明清京杭运河河工组织研究[J];史林;2010年02期
6 邹逸麟;;清代集镇名实初探[J];清史研究;2010年02期
7 田培栋;论明代北方五省的赋役负担[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张熙惟;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傅衣凌;;明代经济史上的山东与河南[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10 辛德勇;论宋金以前东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顺周;明代华北平原地区农业试探[D];郑州大学;2003年
2 李福佳;明代山东赋税折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53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5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