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丛书
本文关键词:燕赵文化丛书
更多相关文章: 燕赵文化 地域文化 中华文明 发展史 世界文明 丛书 独特地位 文化变迁 魏晋北朝 研究系
【摘要】:正燕赵文化丛书是燕赵文化研究系列项目。本丛书揭示了燕赵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论述了燕赵原始文华化化至近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对全面深入研究燕赵地域文化、中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充分展示了燕赵文化的博大精和绵绵悠长。本丛书共十一本,此次出版了四本:《燕赵文化史稿·魏晋北朝卷》《燕赵文化史稿·隋唐五代卷》《燕赵文化史稿·近代卷二》和《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欠化观为考察主线》,其余七本也将会化近期与读者见面。
【关键词】: 燕赵文化 地域文化 中华文明 发展史 世界文明 丛书 独特地位 文化变迁 魏晋北朝 研究系
【分类号】:K203-5
【正文快照】: 燕赵文化丛书是燕赵文化研究系列项目。本丛书揭示了燕赵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论述了燕赵原始文华化化至近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对全面深入研究燕赵地域文化、中华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充分展示了燕赵文化的博大精和绵绵悠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朕;;冀东文化圈的历史特质[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6期
2 白国红;;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概述[J];管子学刊;2005年04期
3 孙月;;河北的谚语与燕赵文化[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焦亚葳;张光成;;近现代燕赵文化的历史地理脉向[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06期
5 侯廷生;赵文化、燕赵文化等概念的文化边界辨析——兼论赵文化发展延续的上下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聂树锋;燕赵文化三题[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陈剩勇;长江文明的历史意义[J];史林;2004年04期
8 赵维平;;传统地域风情的当代观照[J];学术交流;2010年12期
9 齐立森;;“瑞狐”形象的传播路径与地域文化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0年20期
10 陈越;;剑与书:越文化模式新探[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铁;;燕赵文化与北方人文社会[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康金声;;三晋文化的道德光辉[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吴小强;;炎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因[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4 苏浩;;中国的地缘重心:中华文明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萧秦;张玉;;简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6 陈国灿;;略论江陵在中国古都中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七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89年
7 卞文;;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比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彭邦本;;古城、酋邦与共主政治的起源——以川西平原古城群为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岳德军;吕洪予;栗志;;浅议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张信刚;;2C~3公式:创意与交流齐飞[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魁 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地域文化与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金辉 杨阳 陈斯言;中华文明起源四大悬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魏晓东;“农耕”与中华文明[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周宜兴;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掘并研究龙文化的根[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韩星;“和”与中华文明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记者 余传诗;《中华一万年》打破“中华历史五千年”的成说[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邢宇皓;回溯中华文明漫漫长河[N];光明日报;2006年
8 王保顶邋左衡;1600年前中国的“开放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文化部党组成员 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谈谈中华文明的几个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李舫 本报记者 杨雪梅;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交往前景[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原野;先秦时期齐文化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2 刘若杨;先秦诸子视野中的齐鲁文化[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3 刘佳佳;历史视角下的山西面食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3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6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