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胡安国《春秋传》中的民族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3:04

  本文关键词:胡安国《春秋传》中的民族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胡安国 春秋学 《春秋传》 民族思想


【摘要】:儒学思想贯穿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儒家民族思想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鉴于不同的政治形势,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思想。在儒家经典中,《春秋》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宋代的《春秋》学研究,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民族关系较为紧张的一个阶段,经历了唐代的繁盛之后,在宋代出现了辽、宋、夏、金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政权相继并立存在的局面,这对于有大汉族主义情结的汉人来说自然会形成心理上的巨大冲击。胡安国是南宋湖湘学派的开创者,他的民族思想代表着南宋相当一部分士族阶层的思想倾向。胡安国的《春秋传》自南宋初年成书以来,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一方面固然与其维护统治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其体现的思想的认同。笔者认为研究胡安国《春秋传》中体现的民族思想,可以从侧面反映当时的民族关系和各民族的关系。 文章主要探讨胡安国《春秋传》中所体现的民族思想,分为导言和正文。导言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有关胡安国民族思想方面的研究综述。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胡安国的生平事迹及其学统继承。第二部分介绍胡安国著录《春秋传》的背景。内容分三小部分展开,,首先在社会历史背景方面主要从民族政治背景展开,阐述宋辽、宋夏、宋金及其宋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以此了解胡安国著录《春秋传》的历史背景;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宋朝的文治政策以及唐中期以来的三教融合、三传会通,使得宋儒逐渐撇开传统的对儒家经典章句训诂的研究,而致力于微言大义的阐发,往往借经议论时政。最后,介绍胡安国个人对《春秋传》的执着。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胡传》中对华夷关系的认识。内容分四部分展开:首先,对华夷关系的基本论调上,《胡传》指出“《春秋》谨于华夷之辨”,并从地域、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及儒家的君臣大义区别夷狄与诸夏。《胡传》中反复强调的天理与人欲的矛盾实际上是以是否坚持儒家的传统思想为判断标准的。其次,反对与夷狄盟约。胡安国反思前代与夷狄盟约的教训,认为夷狄无信义,反对与其盟约。第三,对待四夷,主张“强本治内,柔服远人”。第四,《胡传》中对复仇之义的阐发。最后部分为结论部分,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对《胡传》中的思想主张进行评价。
【关键词】:胡安国 春秋学 《春秋传》 民族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B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5
  • 一、 选题缘由10-11
  • 二、 胡安国民族思想的研究综述11-15
  • 1.关于《胡氏春秋传》的“借经寓义”11
  • 2.关于《胡氏春秋传》中“复仇”“恢复”之义的阐发11-12
  • 3、关于《胡传》中“华夷之辨”及“尊王攘夷”思想的阐发12-15
  • 第一章 胡安国的生平事迹及其学统师承15-18
  • 一、 胡安国的学术生平及其著作15-16
  • 二、 胡安国的学统师承16-18
  • 第二章 胡安国著录《春秋传》的背景18-23
  • 一、 社会背景18-20
  • (一) 宋与辽的关系18-19
  • (二) 宋与西夏的关系19
  • (三) 宋与金的关系19
  • (四) 青唐吐蕃政权与宋的关系19-20
  • 二、 文化背景20-21
  • (一) 宋朝的文治政策为儒学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氛围20
  • (二) 三传的会通20-21
  • 三、 胡安国“以圣人为标的”,继万世绝学的决心21-23
  • 第三章 胡安国《春秋传》中对华夷关系的认识23-45
  • 一、 “《春秋》谨严,莫谨于华夷之辨”23-32
  • (一) 诸夏与夷狄居于不同的区域,分属不同的族类24-25
  • (二) 严“夷夏之大防”25-27
  • (三) 以是否坚持君臣大义来评判夷狄与华夏的区别27-29
  • (四) 《春秋》多变例,圣笔有特书29-31
  • (五) 斥责吴、楚等国的僭号称王行径31-32
  • 二、 反对与夷狄盟约32-37
  • (一) 胡安国认为《春秋》“恶盟”,并否定了春秋时期诸国会盟的合理性32-33
  • (二) 胡安国总结和反思了前代诸朝与夷狄结盟的后果33-36
  • (三) 胡安国“尊王攘夷”思想并存36-37
  • 三、 对待四夷的政策:“强本治内,柔服远人”37-42
  • (一) “强本治内”37-38
  • (二) 对待夷狄,在“强本治内”的基础上,主张“柔服远人”38-39
  • (三) 对夷狄要有防范心理,防止其任意侵犯中原诸民39-42
  • 四、 《胡氏春秋传》中复仇之义的阐发42-45
  • 小结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1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宙;;胡安国著述《春秋传》的原因及真正用意考释[J];沧桑;2006年02期

2 徐建勇;;论胡安国《春秋传》的理学思想[J];船山学刊;2011年01期

3 刘玲娣;试论胡安国两宋之际的政治、学术活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张运生;;胡安国《春秋传》与现实关怀[J];理论界;2010年10期

5 徐建勇;;从义例到理——胡安国《春秋传》理学思想的发展[J];理论界;2011年03期

6 张高评;《春秋》经传研究选题举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赵春利;;胡安国《春秋胡氏传》尊夏攘夷思想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张尚英;舒大刚;;宋代《春秋》学文献与宋代《春秋》学[J];求索;2007年07期

9 曹宇峰;;胡安国史学思想刍议:以《春秋传》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4期

10 王雷松;;胡安国政治哲学简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江武;胡安国《春秋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侯步云;北宋《春秋》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刘昆笛;胡安国《春秋》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3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63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