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作者考辨——兼论其学术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20 06:10

  本文关键词:《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作者考辨——兼论其学术史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 抗父 王国维 《最近二三十年新发见之学问》


【摘要】:1922年《东方杂志》十九卷第三号上发表的《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介绍了20世纪最初20年旧学的发展概况,与当时居于思想界、学界主流的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认知不同,从另一视角解读了近代文化转移时期中国学术发展之一面相。文章署名抗父,即樊炳清(少泉)。然而,从王国维致罗振玉书信及相关史实的梳理、文章内容与行文风格,尤其是与王氏后来所作《最近二三十年新发见之学问》比较看,该文当出自王国维之手,体现了他对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认知与自我评定,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 抗父 王国维 《最近二三十年新发见之学问》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上半叶金文古史研究综论”(11YJC770015)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郭沫若金文古史研究”(GY2010C04)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下文简称《旧学之进步》)发表于1922年2月10日出版的《东方杂志》十九卷第三号上,介绍了20世纪最初20年旧学的发展概况,与当时居于学界主流的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认知不同,从另一视角解读了近代文化转移时期中国学术发展之一面相。文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J];近代史研究;2000年06期

2 乔治忠;;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侯书勇;;“二重证明法”的提出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转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周宁;;北洋政府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筹办与纷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庾向芳;;徐中舒与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和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陆发春;;新文化与新生活:以胡适及《新生活》周刊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允熠,张瑞涛;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6 李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与近代的戴学复兴[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7 徐希军;胡适对苏联外交的评判——以对华政策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8 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9 王惠荣;近代墨学复兴与晚清儒学[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10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徐改平;;作为共产党同路人的鲁迅[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思信;;“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翟广顺;;王国维译介西方教育学说的嬗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冯时;;郭沫若《金文所无考》补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7 陈鸿森;;陈溿事迹辨正[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8 柳向春;;刘喜海《海东金石苑》刊行始末[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9 陈鸿祥;;《王道诗话》若干相关史实之辨正[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10 胡孝德;高小平;;同曲异工——16—18世纪西学东渐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9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俊杰;豫东地区夏商时代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肖志珂;张君劢论德与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龚文玉;胡适人生哲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小娇;罗振玉与古器物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宗贤;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茜;《战国纵横家书》社会称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志田;;新旧文明过渡之使命:胡适反传统思想的民族主义关怀[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6期

2 罗厚立;历史记忆中抹去的五四新文化研究[J];读书;1999年05期

3 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J];近代史研究;2000年03期

4 罗志田;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观念异同[J];近代史研究;2001年02期

5 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J];考古;1959年11期

6 王晖;;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J];考古学报;2007年01期

7 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8 王晖;;大禹治水方法新探——兼议共工、鲧治水之域与战国之前不修堤防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元晖;;王国维的《论性》、《释理》、《原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吴功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J];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06期

3 王小刚;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对创作主体的认识[J];学术论坛;1987年03期

4 周锡山;博大精深,学贯中西的境界说——王国维文艺鉴赏学理论述评[J];名作欣赏;1987年04期

5 邵迥;王国维评《红楼梦》的成就、局限及其它[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李威;刘永良;;《人间词话》论唐五代词评述——王国维美学研究之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7 姚淦铭;利用学术史研究新学问——王国维甲骨学中的一种方法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8 张国义;王国维的治学方法与政治态度[J];文史杂志;1993年01期

9 姚淦铭;论王国维对程瑶田学术的承继[J];江淮论坛;1994年06期

10 文碧芳;王国维治学的精神取向与追求[J];嘉应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莉如;;王国维与心理学[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徐敏;;《人间词话》研究二题[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宁宁;;尼采对王国维与陈铨的影响[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5 翟广顺;;王国维译介西方教育学说的嬗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罗惠缙;;王国维“以诗补史”的诗学阐释[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莉如;;第六章清末译自西方的心理学著作——评介王国维与他的心理学译书[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8 卢善庆;;梁启超与王国维、蔡元培社会功利观比较研究[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邹振环;;上海东文学社与南洋公学的东文学堂[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仲德;四论王国维的死因[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孙闻;王国伟:玩出来的俱乐部生意经[N];财经时报;2006年

3 许铮;王国维在戏曲方面的贡献[N];云南政协报;2001年

4 朱静燕邋沈秀红;王国维后,国学大师问是谁?[N];嘉兴日报;2007年

5 罗金;王国维:传统文化的殉道者[N];中国邮政报;2005年

6 王学海;王国维考古辨学研史的现代意义[N];文艺报;2007年

7 何怀宏;那个曾经异样的中国[N];中国邮政报;2006年

8 谢雍君;第五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揭晓[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解方;文化名人的最后时光[N];贵阳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陆成钢;“豪情请客”值不值?[N];嘉兴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4 包莉秋;功利与审美的交光互影:1895-1916中国文论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6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7 秦惠娟;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再红;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冬梅;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悲剧意识[D];清华大学;2004年

2 林煦;从王国维到王元化[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齐小刚;王国维人生悲剧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包学菊;批评的美学境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7 陈林男;清华国学院时期王国维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再红;论王国维悲剧观的本土特征[D];新疆大学;2003年

9 向娟;王国维游戏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妍;王国维启蒙思想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5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65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