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铁会议”看西汉国家经济政策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7-10-23 01:23
本文关键词:从“盐铁会议”看西汉国家经济政策的演进
更多相关文章: “盐铁会议” 御史大夫派 贤良文学派 国家专营政策
【摘要】:“盐铁会议”是汉代中期一次重要的经济会议,它上承武帝末年经济转变之始,下启昭宣二帝中兴之际,以贤良文学和御史大夫两派辩论的方式,围绕国家专营政策之优劣,系统对外攘夷狄的军事问题、充裕国库的财政问题、发展工商业的经济问题、解决工商业形态的社会问题等展开讨论。鉴于其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本文将从武帝末年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发,结合有关历史文献资料,以会议双方不同经济政策的比较及争议背后两派共同底限的实质为线索,考察在此期间国家政策的演进过程,通过“盐铁会议”前后经济政策的变化和西汉王朝对两种方针的态度来评价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及意义。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 第一章,介绍“盐铁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及其所针对的国家专营政策,揭示西汉国家经济在这一时期已经进入了政策转型的准备阶段。 第二章,通过分析会议双方——御史大夫派和贤良文学派的不同主张,阐释两种经济政策具备的优势及其存在的负面效应,以对比的方式揭示西汉国家政策演进的过程。 第三章,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对“盐铁会议”辩论双方进行分析:二派虽然在国家经济政策实施问题上存在分歧,实际上出于对双方自身利益的考量及中央集权逐步确立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他们在对待“商”、“农”、“儒法之争”三大问题上的相互妥协,这是贤良文学派和御史大夫派在争辩过程中坚持的共同底限。 第四章,综述从武帝后期至“盐铁会议”阶段西汉国家经济的演进方式,通过分析会议结束后政策产生的实际变化,揭示其局限性以及政策演进过程中对后世王朝产生的深刻影响。 结语
【关键词】:“盐铁会议” 御史大夫派 贤良文学派 国家专营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4.1;F12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选题意义7
- 二、研究概况7-11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第一章 “盐铁会议”召开的背景12-17
- 第一节 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开始变化12-14
- 一、增加赋税、改革币制12-13
- 二、盐铁榷酤、平准均输13-14
- 第二节 “盐铁会议”的进程14-17
- 一、“盐铁会议”的召开14-15
- 二、“盐铁会议”中的辩论双方及《盐铁论》15-17
- 第二章 “盐铁会议”中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讨论17-31
- 第一节 御史大夫派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张17-24
- 一、国家专营经济政策产生的本质及其优势17-21
- 二、“国家专营经济模式”问题的产生及其负面影响21-24
- 第二节 贤良文学派对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争论24-31
- 一、贤良文学对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25-27
- 二、贤良文学派政治理念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27-31
- 第三章 会议双方遵循的共同底限31-44
- 第一节 双方对“商”认识的联系31-34
- 一、商人阶层进入权力中枢32-33
- 二、社会消费结构的逐步奢侈化33-34
- 第二节 会议双方对“农”认识的一致34-39
- 一、重“农”表象下的社会问题35-37
- 二、重“农”政策下豪族势力的发展37-39
- 第三节 从“儒法之辩”的交流到双方经济主张的相互借鉴39-44
- 一、儒法思想的逐步交流和相互借鉴39-40
- 二、“天”与“人”认识的逐步深入——对百姓生活的同情40-42
- 三、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对传统民族观的继承与发展42-44
- 第四章 “盐铁会议”对后世的影响及借鉴44-48
- 第一节 “盐铁会议”结束后的演进与发展44-45
- 第二节 “盐铁会议”中的惋惜与缺憾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个人简历51-52
- 后记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玉贵;略论桑弘羊的经济思想[J];黑龙江财专学报;1987年01期
2 程念祺;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J];史林;1999年04期
3 陈长华;抑商质疑──兼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J];史林;1995年02期
4 田雨;“均输”解[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5 解学东;略析桑弘羊的“重商”理财思想[J];史学月刊;1989年06期
6 陈以鉴;“盐铁会议”论辩双方对历史知识的运用[J];史学史研究;1988年04期
7 罗庆康;汉代盐制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8 张家骧;西汉中期在经济思想上的论争[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9 白广美;;中国古代盐井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02期
10 罗庆康;试论西汉官府手工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J];益阳师专学报;1987年04期
,本文编号:1080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8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