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25 04:24

  本文关键词: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南京 都察院


【摘要】: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两都并立的朝代,并且在留都南京保留着一整套包括司法机构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中央机构。由于留都机构无论在职权上还是机构规范上都无法同北京的中央机构相提并论,因此,对明代南京机构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冷门。然而,笔者以为,明代南京中央机构从设立起直至明亡,二百余年不废,必有其存在之合理性。有鉴于此,笔者择取明代南京都察院这一司法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机构沿革、设置及职权诸方面作一初步探究,以抛砖引玉。 本文的内容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运用的史料等。 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对南京都察院这一机构从朱元璋时期至明英宗正统时期的历史沿革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从明朝建立前就已设立的御史台、明朝建立后的都察院再到南京都察院,揭示其机构更迭、反复的时代背景,同时为论文内容的进一步引申展开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从南京都察院的机构组成人员即都御史等堂上官、司务等首领官、监察御史、监生及吏役等的品级、俸禄、任职条件、职权等方面详细分析该机构设置的情况,为具体阐述其职权运作做准备。 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对南京都察院的机构职权作具体陈述。主要介绍了该机构在行政、司法、军事治安、经济、礼制等方面所享有的广泛职权,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南京都察院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一个较有参考意义的素材。 最后为本文的结语。笔者结合写作过程对南京都察院的点滴印象对文章作一概览性总结,并对前文未涉及的笔者今后就该命题的研究方向作一交代。
【关键词】:明代 南京 都察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2
  • 第一章 南京都察院的沿革12-18
  • 第一节 洪武、建文时期12-14
  • 一、洪武十三年之前的御史台12-13
  • 二、洪武十五年后设立的都察院13-14
  • 三、建文时期的御史府14
  • 第二节 永乐时期14-16
  • 一、行在都察院的出现14-15
  • 二、南京都察院的更置15-16
  • 第三节 洪熙至正统初期16-18
  • 一、洪熙时期16
  • 二、宣德时期16-17
  • 三、正统初期17-18
  • 第二章 南京都察院的机构设置18-37
  • 第一节 堂上官18-21
  • 一、右都御史19-20
  • 二、右副都御史20-21
  • 三、右佥都御史21
  • 第二节 首领官21-28
  • 一、司务厅司务22-23
  • 二、经历司经历、都事23-25
  • 三、照磨所照磨、检校25-27
  • 四、司狱司司狱27-28
  • 第三节 十三道监察御史28-32
  • 一、十三道28-30
  • 二、监察御史30-32
  • 第四节 历事监生及吏役32-37
  • 一、历事监生33-34
  • 二、吏役34-37
  • 第三章 南京都察院的职权范围37-56
  • 第一节 行政职权37-41
  • 一、纠劾官邪37-39
  • 二、照刷文卷39-40
  • 三、考核百官40-41
  • 第二节 司法职权41-48
  • 一、监督司法权42-46
  • 二、独立司法审判权46-48
  • 第三节 军事治安职权48-52
  • 一、操江48-49
  • 二、巡江49-50
  • 三、巡视京营50-51
  • 四、巡视五城51-52
  • 第四节 经济职权52-55
  • 一、巡视屯田52-53
  • 二、巡仓53-54
  • 三、巡视九库54
  • 四、查盘户、兵、工三部钱粮54-55
  • 第五节 礼制职权55-56
  • 一、监试55
  • 二、祭祀监礼55-56
  • 三、纠仪监礼56
  • 结语56-59
  • 参考文献59-6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1-62
  • 后记62-6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迅翔;;明代南京御史住宅与“重堂式”形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1092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92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