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唐代宗正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6:29

  本文关键词:唐代宗正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宗正寺 宗正卿 宗正少卿 宗室


【摘要】: 职官制度历来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央级职官,因其具有代表性而格外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长期以来,唐代政治史及政治制度史都是唐代历史研究的热门领域,但这并不是说所有领域皆有人涉足并已做了深入的研究,唐史领域仍有可待深入研究之处,唐代宗正寺及唐代宗室的相关情况便是如此。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决定对唐代宗正寺和唐代宗室参政情况做一全面考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除绪论外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四部分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共同构成本文的主要论述内容。 第一部分,关于唐以前三公九卿尤其是宗正卿的设置及沿革情况。隋唐以前,中国古代中央官职可概括为三公九卿制,至隋唐则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无源之水,唐代中央机构同样与前代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在北·齐时,九卿机构正式命名为“寺”。具体到“宗正”,历代皆设此职,用以掌管皇族事务,一般多以皇族为之。这一传统也为唐代及其以后朝代所承袭。 第二部分,关于唐代宗正卿的研究。本文认为,唐代宗正卿的担任者,由宗室、姻亲、国姓和外姓四种身份的官员构成。其中,宗室而为宗正卿者约占一半;而在宗室宗正卿中,享有王爵者又占半数。可见,唐代宗正卿不仅多以皇族人员为之,而且身份高贵,为朝廷显官。在宗正卿委任条件上,除重视政治身份以外,官员理政才干、道德操守、文学才华等也是极为重要的参考标准。而关于宗正卿的职权,则主要有明辨亲疏、护卫皇陵、宗族祭祀、提携并监督宗室、管理宗教、宣慰地方、出使夷藩、参与朝廷政务等。 第三部分,关于唐代宗正少卿的研究。宗正卿与少卿为宗正寺最具代表性的官员。宗正少卿为宗正卿之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加真实地认识唐代宗正寺。本部分认为,宗正少卿充任者之选择范围颇为广阔,选择标准亦不那么严格,对于李唐宗室这一高贵身份的要求,并不太高。在人选及执掌上,宗正少卿大体与宗正卿相同。 第四部分,关于唐代宗正寺、宗室与唐代政治的关系。总体而言,唐代尚书六部与九卿乃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中,宗正寺的对口部门为吏部。对于宗室的管理,不单单属于宗正寺的职权,此外还有礼部、太常寺、太子率更寺等部门。整体而言,宗正寺员额配置在唐代九寺中为最少,但这并非意味着其重要性颇小,宗正寺之地位,不可小视。唐代宗室之整体势力,与唐代政治变化尤其是上层变化密切相关,“安史之乱”以后,李唐宗室普遍式微,在政坛影响不大。
【关键词】:唐代 宗正寺 宗正卿 宗正少卿 宗室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一) 选题旨趣10-12
  • (二) 古今文献12
  • (三) 研究现状12-14
  • 第二章 历史沿革14-21
  • (一) 唐代以前中央政务机构的沿革简介14-17
  • (二) 唐代以前九卿的沿革简介17-19
  • (三) 唐代以前宗正设置情况简述19-21
  • 第三章 唐代宗正卿研究21-56
  • (一) 综述21-26
  • (二) 担任者身份及其分析26-42
  • (三) 授官缘由42-48
  • (四) 主要职掌48-56
  • 第四章 唐代宗正少卿研究56-68
  • (一) 综述56-59
  • (二) 担任者身份及其分析59-66
  • (三) 授官缘由66-67
  • (四) 主要职掌67-68
  • 第五章 宗正寺、宗室与唐代政治的关系68-76
  • (一) 宗正寺在唐代整个国家机构中的位置68-70
  • (二) 唐代九寺五监员额配置比较70-71
  • (三) 宗正寺、宗室与唐代政治71-76
  • 结语76-79
  • 参考文献79-82
  • 致谢82-8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云;唐代太府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2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092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