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淀的形成与淤废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03:32
本文关键词:三角淀的形成与淤废过程研究
【摘要】:三角淀位于北运河、永定河、凤河等河流交汇的位置。元代三角淀开始形成;明代中期至清初,是三角淀的盛涨时期;清代中期,清廷对永定河下游筑堤束水,导致三角淀逐渐淤废。至民国年间,三角淀已经失去蓄洪沉沙的作用。三角淀的形成与消失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影响的经典历程。三角淀作为区域发展与开发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它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当今生态涵养修复的实践中,都拥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107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166)
【分类号】:K207;P343.3
【正文快照】: 海河水系呈扇形结构,海河干流又受到潮汐的影响。夏秋季节,各河流洪峰齐至,含沙量大的河流如永定河、滹沱河等挟沙而下,洪水难以宣泄,再遇到潮水顶托,流速减缓,在河流交汇处很容易潴水为淀,三角淀就处在北运河、永定河、凤河等河流交汇的位置,三角淀的形成与消失的过程,是人与,
本文编号:1142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4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