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名片——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7-11-05 05:09

  本文关键词: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名片——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更多相关文章: 孔子学院 中外语言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 国家文化软实力


【摘要】:自2007年起,中国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口号,而在软实力战略中,汉语言文化的海外推广成为重要部分。2004年至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已在96个国家成立了300余所,在语言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孔子学院,在自身建设中还存在不少争议和模糊之处。为了实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即构建理论体系,精确阐释其内涵及功能;科学规划布局,实现共赢;大力发展孔子学院的国内外合作。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分类号】:G125;K207.8
【正文快照】: 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呼吁在平等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对话和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比拼已不再限于军事实力的竞赛,而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其中,文化软实力(Soft Power)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丽萍;李刚;;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松林;刘伟;;试析孔子学院文化软实力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3 潘正祥;肖霞;;从文化自觉的视域看孔子学院的海外发展[J];理论建设;2011年02期

4 李春雨;陈婕;;北京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崔潇;彭景;;从“孔子学院”看中国的文化外交[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艳军;;孔子学院发展模式问题探析——以韩国忠北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李香;;借鉴歌德学院浅析孔子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文化;2010年04期

8 张兴福;;孔子学院的文化意蕴与文化传播交流的路径问题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03期

9 陈静;;对孔子学院发展的几点思考[J];大家;2010年24期

10 王蕊;;论孔子学院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涛;;近代传教运动中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两种基本态度及简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欧阳有旺;;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化竞争战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4 邹广文;;全球化:中国文化的困境与突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鞠曦;;于丹《〈论语〉心得》批判之一[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6 曲金良;;中国文化的本性与当代使命——基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宣言”述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7 张恩韶;文军;;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涂可国;;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9 孙兰英;;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10 王宗昱;;中国文化改造面临的任务[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龙;网络时代中国文化的认同与适应[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梁秋克;《中国文化年鉴》新一轮组稿编辑工作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姜汉忠;中国文化走出去 眼下需要做什么[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钱文忠;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文化[N];文汇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粉琴;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香蕉人”[N];新华日报;2006年

6 宋冰;中国文化年:让世界感受中国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美国普渡大学孔子学院教师 郭恋东;用文化比较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张海晏;中国文化“和”的精神[N];光明日报;2008年

9 张国勇;中国文化拿什么走出去[N];音乐周报;2008年

10 秦风邋毛毛;劲草更兼疾风[N];人民政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显超;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俞晓敏;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樊淑敏;审美视阈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8 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张世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东;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张芾;康有为的中西文化观[D];苏州大学;2008年

3 郑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陈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思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付美云;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谢玉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玉华;文化外交与中韩关系中的文化因素[D];暨南大学;2006年

8 戴蓉;孔子学院与中国语言文化外交[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杜青云;从接受方的视角看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外交[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汤彩凤;海外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2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42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