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元代中央官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12:12

  本文关键词:元代中央官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元代 中央官学 国子监 国子学


【摘要】: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正式建制始于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在长安设立太学。此后,中央官学随着历代政治文化的统治形势不断演变和发展,期间又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转型与改革。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族开始到忽必烈立国中原再到元代诸帝继承大统,元代中央官学上承唐宋以来的发展余绪,又因蒙古统治者夹杂着草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民族性,加之元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和教育思想与前代相比也是有所不同的。元世祖“附会汉法”的治国策略对以后元代诸帝的教育思想均有所影响,有元一代统治者的汉化程度亦不断加深。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背景和文化教育思想影响下,元代中央官学循着传统而又独具特色的轨迹发展。 元代中央官学形成了三所国子监和三所国子学并立的办学模式,其创办的原因与发展的情况,呈现出了元代教育的独特面貌。而从元代中央官学的管理和办学思路上看,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元代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明清官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元代中央官学对元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地方学校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促成了理学的官学化。但是元代中央官学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也是不可忽略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你知道吗[J];语文世界(红A版);2000年12期

2 贾迪;;浅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以中央官学、书院制度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施光明;;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的若干变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王志彦;;论元代中央官学的双化教育制度[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谢海涛;;中国古代官学中的学生数量问题研究——以科举学额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为中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高慧斌;;南朝中央官学学生在籍制度探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高慧斌;;南朝中央官学探微[J];殷都学刊;2006年04期

8 兰婷;王成铭;;金代女真官学[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9期

9 杨建辉;李良艳;;我国封建社会官学与私学的历史演变[J];兰台世界;2010年23期

10 ;六学二馆[J];现代大学教育;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仁;;试探明代国子监的管理体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陈冠英;刘发强;;从回回国子学到京师同文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王晓燕;;古代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张一平;;唐代官学教育向私相授学的分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林淳英;李存晰;;北京大学校史溯源问题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8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沈海梅;;明代儒家思想在云南传播的主要途径——官学教育[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伍德勤;;李世民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照;鉴往而知来[N];中国教师报;2008年

2 记者 周南焱;本市加强孔庙国子监保护利用[N];北京日报;2010年

3 万一;北大—国子监大学堂开课,,市民可免费听[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记者 杨翠敏 通讯员 王仁伟 张宏;国子监里讲国学 市民免费上课[N];北京社会报;2007年

5 邢鹏;北京国子监孔庙元代《加号诏书》碑考[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隗瑞艳;孔庙和国子监首次合并开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记者刘扬;国子监要建传统“仕”文化保护区[N];北京日报;2002年

8 记者 刘冕;明代御碑亭尘封半个世纪重见天日[N];北京日报;2006年

9 王凡;奥运助北京“昨日重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邹鑫;皇家大学国子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婷;金代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建军;元代国子监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盖金伟;汉唐官学学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韩凤山;唐宋官学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晖;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姜东成;元大都城市形态与建筑群基址规模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9 邱志诚;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曹红军;康雍乾三朝中央机构刻印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元代中央官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家凤;五代中央官学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德静;元代官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伟生;宋朝太学教育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霍嫣然;宋丽官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比较[D];延边大学;2012年

6 张光莉;明代国子监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7 杨洋;试论洪武时期的官办教育[D];郑州大学;2005年

8 王静;明清北京成贤街考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牛翠萍;李约瑟难题与明清教育体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罗玉霞;北宋太学的复兴及其管理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80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80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