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更化:历史传统的重建——试论国学复兴应以“读史”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退而更化:历史传统的重建——试论国学复兴应以“读史”为中心
【摘要】:中国大陆兴起的"国学热",是在社会急速发展导致价值观缺失前提下的一次文化上的自我救赎。全社会都有意无意参加到这次文化复兴的浪潮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读经"一度成为国学复兴的核心手段,本文拟从国学体系的分析,进而分析传统学术体系中经学与史学的关系,借助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论断,指出国学复兴中,应该以"读史"为核心推进传统文化复兴,并指出恢复史学传统,借助读史能有效地推动国学复兴运动,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重建和历史感的建立有着莫大好处。
【作者单位】: 山西省委党校信息网络教研部;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一、“国学”兴起与“读经”运动展开中国的“国学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一种“国学复兴”的态势。与其他风行一时的热潮相比,这次“国学热”有着显著不同,它延续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这股热潮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不断产生新的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邱绪胜;;墨家:显学的式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董常保;;《战国策》中策士对君主的劝谏方法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王锦贵;;远览《太史公书》 近用刘歆《七略》——《汉书·艺文志》产生背景钩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周翻翻;;浅析平坝第一进士陈法与王阳明的思想文化渊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8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Pr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一介;;国学与21世纪[J];名人传记(上半月);2007年02期
2 ;夯实国学教育基础——建设《国学精粹》精品课程,打造高水平文化讲坛[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杜泽逊;;国学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研究生;2010年01期
4 冯占辉;董耀金;;研读国学经典 构筑和谐人格[J];学理论;2011年12期
5 周海波;;国学今用的维度与限度[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4期
6 蒋国保;;马一浮楷定“国学是六艺之学”的现代意义[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刘建华;;国学课程开发摭谈[J];教育艺术;2009年07期
8 张九玉;;心怀敬畏话“国学”(下)[J];青少年书法;2010年03期
9 王杰;;当前国学热中应注意的几种倾向[J];理论视野;2007年01期
10 金景芳,吕绍纲;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兼评《跳出国学 研究国学》[J];哲学研究;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艾宇;;“五常”重评[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楼宇烈;;国学百年启示录[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3 张金涛;;闽赣地方神崇拜与思考[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熊黎明;;现代经济发展对儒家思想的扬弃[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卢明;;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创新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杨肇焱;;鲁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于波;;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命运[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段跃庆;;逻辑思维与先秦儒家思想[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9 崔梅;;儒家思想与现代公共关系[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10 刘汉光;;浅论儒家思想对我国生态型诗学的构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子非;方太的国学智慧:从“孔子堂”到“青竹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本报记者 谢颖;取精用弘,由知而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本报通讯员 喻频莲 本报记者 朱振国;走近“国学馆”[N];光明日报;2002年
4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薛涌;国学不要大跃进[N];东方早报;2005年
5 纪宝成;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6 刘定姝 本报记者 尹晓华;换一种方式 让孩子爱上国学[N];四川日报;2005年
7 邬凤英;从金庸支持复兴国学谈起[N];西部时报;2005年
8 郭立场;不能对国学“无用论”等闲视之[N];中国信息报;2005年
9 记者 姚惠怡;提升“软实力”须振兴国学[N];东莞日报;2008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刘梦溪;国学和“六艺之学”[N];人民政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2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冬;先秦儒法思想继承改造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丽丽;先秦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代钦;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9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泊;论先秦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崔洁;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平面设计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广勇;陆贾《新语》在儒家思想史上的地位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4 单永莲;先秦儒家军事思想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5 孔娜;曾国藩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6 牟正甫;章士钊儒家特征的民主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刚;辽上京兴建的历史背景及其都城规划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郗泽宁;儒家思想与大学生守法意识培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刘志梅;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张超;张衡诗文中儒道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5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19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