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汉学、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

发布时间:2017-11-18 22:19

  本文关键词:汉学、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学主义 汉学 东方主义 中国学 西方中心主义


【摘要】:"汉学主义"概念的出现与汉学或中国学以及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有关,因为中西现存的少数涉及该词语的资料都赋予了它这样一种特征,认为它是汉学研究中的一种东方主义形式。因此,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和汉学都有关联。这种双重关系必然会导致两个问题:汉学主义是等同于或者近似于汉学或中国学的一种形式,汉学主义是另一种东方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事实上,汉学主义不是汉学,也不是东方主义或其他形式的西方中心主义。汉学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带有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范畴,是关于知识生产的研究。确切地说,汉学主义是对相对于西方和世界的中国及其文明的知识生产的一种批判性研究。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汉学主义”(Sinologism)是中西方研究中的一个新概念。作为一个新词,只是散见于中西方一些学术研究中,尚未收录进词典,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内涵和外延是开放的。该词的出现,与汉学及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adie Said)的《东方主义》一书有关,因为中西现存的少数涉及“汉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璐璐;;好莱坞电影表现手法和文化精神——以第81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例[J];新闻前哨;2010年02期

2 纪瑾雯;;以“母性”反“被看”——评严歌苓《扶桑》[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3 陈会琴;;从东方主义看《金锁记》的翻译[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年01期

4 李兆忠;;东风与西风[J];世界知识;2010年03期

5 顾明栋;钱春霞;;汉学与汉学主义:中国研究之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卢铿;;深藏的富矿[J];商周刊;2010年06期

7 霍晨静;;英国浪漫主义诗作中的东方主义[J];电影评介;2010年02期

8 王慧敏;;文化解读“他者”的“中国”——评《跨文化视野中希尔作品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9 乌索夫;慕丹;李俊升;;俄罗斯学术界最近十年对新中国历史的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2期

10 杨文超;;《龙帝之墓》与《贫民富翁》文化意识比较[J];长城;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刘绍武;;从《黄帝内经》中寻找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发展动力[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郭齐家;;关于“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一些思考[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罗小琼;;“中华教育改进社”探微[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5 司洪昌;;晚清的学校和教育图景扫描——一位俄国人1907年的纪实[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6 陈以鸿;;大哉夫子——纪念唐校长诞生一百三十周年[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郭齐家;;关于“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一些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罗小琼;;“中华教育改进社”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胡艳玲;;论《紫色》中被殖民者的矛盾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卫春回;;试论抗战胜利后中国学界的市场经济观[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人民之间的友好至关重要[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人民之间的友好至关重要[N];人民日报;2011年

3 陆昀;中国建筑应体现自我风格[N];中华建筑报;2011年

4 吴子桐;“祝中俄文字之交”[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吕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局外人”反思与“局内人”自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周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王平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魏斐德的治学与中国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温儒敏:对汉学研究的姿态和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刘梦溪:“汉学”“中国学”可否不统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柳霞;严绍t,

本文编号:1201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01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