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先秦文献中的“道”

发布时间:2017-11-24 07:05

  本文关键词:先秦文献中的“道”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文献 道论 释“道”


【摘要】:“道”是一个极具中国本土色彩的思想概念,它从一个实物名词发展成为多元内涵的抽象概念,其过程映射出原始时代人们的思维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并且在目前所能见到的部分先秦重要文献里,也不难发现“道”所被引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地位也越来越关键,其内容所指也随时代的进程变得日渐丰富。在象形图画文字的时代,“道”被表现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由分别代表行走、人首、人足三种内含的符号组成,这些明显具有生活气息的构字符号足以证明“道”在产生之初本是表现日常事物或行为的,但在人们的思维水平逐渐提高后,它演变成一种形而上的思想体系,上达宇宙奥义,下至万物繁衍,物与人的生息运动规律都可涵盖其内。 以往学术界对于“道”的研究多以道家老庄为主,且研究多从哲学、政治权谋、养生方面立论。其它诸子学派学者也多是将“道”纳入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作非单独性的论述,鲜少有专门的著作。另外,在传统研究中对经典的释读有不少译注并不准确,尤其是儒家传世经典中对“道”的解读,极具纲常伦理色彩,后世观念植入和篡改的痕迹很明显,混淆了对“道”思想发展历程的考证。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选择以先秦时代作为宏观背景,以古文献中所描绘、表现的时代顺序作为章节内容顺序,在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古籍中找出“道”的线索,以图勾勒出“道”概念由具体到抽象、由统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 本文以研究先秦文献中的“道”为主题,先由古文字中的“道”入手。“道”有明确可查字形的始于金文,本义为道路,虽然还不是抽象的名词概念,但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或抽象概念都有其产生的现实源头,这个源头在古人使用的象形文字中能够有所映射。通过研究“道”字的创造初衷,可以了解它最原始的指向,进而又可以理顺它的原始含义与后世用法中有何种内在的联系,因此是有必要的,此为研究目的之一。 在《易经》、《诗经》、《尚书》中,也有“道”的出现。这三部古籍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是研究“道”由具体到抽象的必经之路。《易经》之“道”虽然仍主要指道路,但开始具有道德层面的指向性。《诗经》之“道”则以具有双关语的语言功能,引申出方法、政令之类的意义。《尚书》之“道”已经明显被运用到治国原则、法律规范的涵义中。但由于时代的久远,这些包含“道”的内容被一再的解读,但大多数都是以误解误,以讹传讹,已经远远无法与古籍中的原意相对应。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二,是通过之前的文字考释来重新解读这几部先秦文献中“道”的含义,经过还原后使其更接近元初本真。 古籍中的这些内容,反映出“道”的内涵不断丰富、提升的痕迹。周王朝“家天下”政治格式的结束,导致“大道”的衰落与解体,王官之学散落,诸子之学兴起,各持所创之道论而自成一家之言,正如庄子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先王的“大道”,随政治格局而分裂成为诸子各成一派的学说,如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都有自成体系的道论。在这诸多的道论里,最有意义的当属道家倡导的老子之道与儒家主张的孔子之道。老子使道升华成为具有哲学式思维的理论,博大精深;孔子把弘道看成毕生追求的信念,偏重于以人为本。此二者既相互包含又各不相同,,却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老子所流传下来的重要著作《道德经》(文中均称《老子》),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这两部先秦文献却面临着因时代变迁而一再被曲解误读的困境,因此通过梳理“道”语义的演变,来重新理解这部经典,即是本文的第三个研究目的。 古文字研究为本文论述“道”之思想源流提供原始依据。大量先秦文献、典籍又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资料,即通过列举《诗经》、《周易》、《尚书》中关于“道”的言论,梳理其内含扩展的轨迹。再加上前人在文献学方面积累的知识,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前几个部分的举证,对《老子》、《论语》中“道”的阐释的不妥之处,适当加以修正,并在每一部分的论述夹杂提出个人解释。本文通过研究和梳理关于“道”和早期华夏文化思想形成的关系,以及“道”的现实运用,使读者更能全面的了解诸子百家关于“道”的思想发展和演变,以便更好的把握先秦思想发展的脉络,尤其是更好地理解先秦各家思想的流变及诸子思想的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1;K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英;;先秦道家“道”论新解[J];史学月刊;2008年05期

2 宫哲兵;唯道论的创立[J];哲学研究;2004年07期

3 李叔毅;《易》道和中国文化[J];殷都学刊;1988年04期



本文编号:1221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21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