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玉珍大夏国政治地理研究——兼与陈友谅大汉国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29 00:16

  本文关键词:明玉珍大夏国政治地理研究——兼与陈友谅大汉国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明玉珍 大夏 政治地理 大汉


【摘要】: 元末社会动荡,群雄并起,割据政权相继建立。割据于长江流域的徐寿辉天完政权,后期一分为二,明玉珍割据四川,建立大夏政权,陈友谅据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大汉政权。 本文研究的大夏政权,从明玉珍建立到明异投降朱元璋共计十年,共传两代,是元末割据政权中存在时间较长并特征明显、具有代表性的政权。明玉珍建国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在军事、政治等各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对元代四川行省进行了调整,将疆域划分为八道,并设立刺史府为高级政区,下设州、县。在边地,明玉珍极力拉拢在元末就已经坐大的土司,更设了大量土司,以作大夏国屏藩。在军事上,通过北伐和南征,将陕西行省之汉中和云南行省部分地区纳入版图,疆域有所扩张,但军事行动收效甚微。 本文运用历史政治地理学方法对大夏国行政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填补了历史地理学在这方面的空白,并得出结论:大夏国的政治制度多承自元代,但又有所革新,体现在“三公”“八道”“刺史府”等制度以及在土司制度方面的创设上,这些特色也是大夏与陈友谅建立的大汉政权之间最大区别。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琼;;渝东南土司归附明朝滞后的原因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1235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35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c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