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关于封贡体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04 13:06

  本文关键词:关于封贡体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封贡 华夷观 封贡体系 王朝现实利益


【摘要】:封贡体系的概念命名、指导理论与维系动力机制是封贡体系理论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看似毫不相关,实则密不可分;看似无足轻重,实则内在地左右着封贡体系的研究趋向。而国内外学界相关的认识、理解恰恰混乱不清。基于封贡体系的实际组成、运作情形、规律,重新强调封贡概念,确认华夷观在封贡体系理论框架中的基础性地位,凸显中原王朝封贡政策复杂变幻背后的维护以陆基国土安全为核心的诸种王朝现实利益的政策根本,有利于封贡体系理论研究的绳偏纠谬和深入发展。
【作者单位】: 辽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封贡体系与封贡体制是相互关联但又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指的是封者与诸贡者之间的亲疏敌友等宏观战略层面的关系网络,后者指的是封者与诸贡者之间进行交往的各项具体的制度、政策与职官的设置、沿革等一系列具有管理、规范、服务、监督、保障诸功能的外交行政典制的总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陈志刚;;对封贡体系内属国与藩部界定标准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J];读书;1998年08期

4 魏志江;论1020—1125年的辽丽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魏志江;全海宗教授的中韩关系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铭;;《金瓶梅》成书年代小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周晓光;唐萌萌;;明代归有光《三吴水利录》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赵国号;;明清农民迁业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李双华;;论明中叶吴中士人的生活态度[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6 蔡明伦;;嘉靖言官:戴着镣铐起舞[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7 李双华;;论沈周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8 李双华;;论唐寅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9 曹琳;;明代商人职业素养与技能论略[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10 李燕青;;《唐诗品汇》与前七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贤亮;;明清江南州县的衙署[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李卓颖;;地方性与跨地方性:从“子游传统”之论述与实践看苏州在地文化与理学之竞合[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 论文集上[C];2010年

3 郭丹;周晶纯;;《左传》行人辞令赋诗取义类型考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李焯然;;丘浚著述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5 林丽月;;大雅将还:从“苏样”服饰看晚明的消费文化[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赵轶峰;;儒家思想与十七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7 徐林;;明中后期士人游历与讲学[A];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牛建强;;明代中期嘉隆间市民文学的初步发展与社会变迁[A];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泉;明清朝贡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石元蒙;明清朝贡体制的两种实践(1840年前)[D];暨南大学;2004年

5 陈益元;醴陵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D];复旦大学;2004年

6 朱贻强;公安三袁居士佛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涤;吴门画派的诗画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鹏举;李攀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菡;“李卓吾”小说、戏曲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影;明代南京都察院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苟海林;市场与区划:清代至民国江南市镇的区域建构与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欣华;明代疫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明霞;何良俊诗学思想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7 胡秋萍;服饰凤纹研究及其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8 喻堰田;嘉靖崇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婧;世界交往新潮与中国主动走向世界机遇的错失:1760—184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影;论元明清爱情婚姻剧的发展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俊;从人类学视野看明代封贡体系:关于礼物的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2 苗威;华夷观的嬗变对朝鲜王朝吸收中国文化的影响[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3 齐春风;论金朝华夷观的演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6期

4 孟悌清,孙丽娟;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观念变革的转折点[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计秋枫;中国加入近代国际体系的历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王银荣;;先秦边防外交思想的萌芽及嬗递[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王雷松;;胡安国《春秋传》之华夷观[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成刚;;假象与真相[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07期

9 杨军;;东亚封贡体系确立的时间——以辽金与高丽的关系为中心[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赵明海;;中国传统地理观念对早期现代化的阻力[J];沧桑;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建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清史”刍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宋德金;一个理论命题的前世今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峰;国际体系与中国对外关系: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韩卫星;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D];延边大学;2006年

3 朱法武;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加志;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柏松;明清时期朝鲜王朝“华夷观”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红英;清朝前期朝鲜的对华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林先建;儒家华夷观与汉武帝民族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D];延边大学;2007年

6 杨盼盼;朝鲜使臣眼中的道光朝[D];山东大学;2008年

7 颜宁宁;金景善的《燕辕直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燕丽;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郭艳芳;清代中国人的暹罗观[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周淑芸;论明朝对西北边境的经略[D];宁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51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51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9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