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京地区海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19:31
本文关键词:辽南京地区海事问题研究
【摘要】:辽王朝雄起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长期以来,这个盛大的北方草原王朝一直被定位为草原型的内陆帝国,而忽视了它的濒海特点。辽南京地区地处辽王朝版图的最南部,东部濒临渤海,位于渤海西北岸,有着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海洋文化传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重陆轻海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时至今日,辽代南京海事问题还基本上处于研究的盲区。 综观辽代南京地区的海疆、海防、海关与海洋产业等方面史实,可以明确如下几点认识:第一,因辽王朝与中原政权对辽南京地区的争夺,使南京地区的海岸线呈现出时而南进、时而北缩的不稳定状态。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辽宋“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南京地区的海岸线稳定在北起今秦皇岛戴河入海口至今天津海河入海口这一范围内,直至辽亡再无重大变化;第二,辽代在南京地区至少建有三个重要海港,分别是位于滦河入海口附近的平州港、位于鲍丘水(蓟运河)上的卢台军港及位于界河之上的军粮城港,由于辽南京地区是辽朝财赋的重心所在,故前述三个海港的使用应是经常而频繁的,因此应存在着多条海上航线;第三,至辽圣宗末期,辽南京地区的海岸线基本趋于稳定,辽朝对南京地区的海防管理也随之规范化。辽朝在南京地区实行的是常规军与特遣军、陆军与水军相结合的海防管理机制;第四,由于辽南京地区频临渤海、海岸线较长,故海盐产地相对较多。辽王朝南京地区海盐业的管理体制由南京三司、南京转运司及盐务专司三级系统所组成。此外,因南京地区盐产量大,除可充分供应南京地区居民食用之外,辽朝商人也将食盐贩卖到辽朝其他地区及宋朝境内。 通过研究辽代南京地区海事来复原辽代封尘已久的重要海事历史内容,不仅有助于填补辽史研究领域的海事空白,推进当代辽史研究,同时可为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发展建设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历史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玉梅,,张国庆;辽朝军、兵种考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1期
2 郭正忠;论辽代盐业体制的变化[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6期
3 郭正忠;;契丹盐业及盐务管理[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5期
4 田广林;;辽朝镇东关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4期
5 施存龙;;辽代南京港[J];水运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施存龙;;北京唐代蓟城港[J];水运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7 吴慧;辽金元盐法考略[J];盐业史研究;1988年01期
8 吉成名;;辽代食盐产地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6年04期
9 李锡厚;辽朝的边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02期
10 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J];中国史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广林;[N];光明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1286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28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