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以来学界对清儒《尚书》著述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1911年以来学界对清儒《尚书》著述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古文尚书 阎若璩 研究综述 清儒 清代学术 考辨 学术价值 疏证 今文经学 辨伪学
【摘要】:正《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学者不断对此注解。清儒为之注解的著述达300余部,涉及《尚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广、学术之精,为历代研究之精要。民国以来治《尚书》的学者承继清儒治学的途径,不断评介清儒尚书学成就,涌现出大量研究著述,现把1911年以来学界对清儒《尚书》著述研究略述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是正。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所;
【分类号】:K206
【正文快照】: 《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学者不断对此注解。清儒为之注解的著述达300余部,涉及《尚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广、学术之精,为历代研究之精要。民国以来治《尚书》的学者承继清儒治学的途径,不断评介清儒尚书学成就,涌现出大量研究著述,现把1911年以来学界对清儒《尚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裘新江;;“江南司农曹公”是谁?——有关曹雪芹家世新材料的考证[J];红楼梦学刊;2010年01期
2 黄群;;浅议商纣王的罪名[J];网络财富;2010年01期
3 刘德州;;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性质新探[J];史学集刊;2010年01期
4 王文生;;“诗言志”文学思想纲领产生的时代考[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5 刘治立;;汉朝史注的成就与特点[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文廷海;谭锐;;东汉《春秋》学的传授及其特点略论[J];求索;2010年03期
7 黄宣民;陈寒鸣;;古史学家崔述的疑古儒学思想[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丁鼎;;“伪《古文尚书》案”平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02期
9 高原乐;;《尚书考异》版本比较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葛红;;孔子故宅诗礼堂[J];兰台世界;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曙辉;;清人著述题跋二则[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王洲明;;从《汉书》称《诗》论定《毛诗序》基本完成于《史记》之前——兼答张启成先生的《商榷》[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陈居渊;;论焦循的《尚书》学研究[A];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儒学卷)[C];2005年
4 高一萍;;司马迁神化刘邦之原因初探[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善群;;古文《尚书》研究——学术史上一宗严重的冤假错案[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杨朝明;;东周王陵“六马之驾”发现的学术史意义[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7 杨朝明;;东周王陵“六马之驾”发现的学术史意义[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崇;;试说“心”字[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黄永堂;;论先秦古乐与《大武》[A];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田中和夫;李寅生;;论郑玄的诗经学——兼论《毛传》《郑笺》之异同[A];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华大学历史系 刘国忠;清华简整理初步有成[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鲁涛 《云梦学刊》编辑部;传统学术思想的当代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胡晓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民国后期学术重镇(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姜广辉;“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N];光明日报;2009年
5 王慧峰;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刘国忠 刘小鸥;周年再话“清华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边家珍;杨守敬与《水经注疏》[N];光明日报;2008年
8 卢芳玉;存世最佳的《广政石经》拓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雷抒雁;远古的回声:谁在歌唱?[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刘瑞;当代学者对古文《尚书》疑案的审核[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闫宝明;毛奇龄与朱子学[D];南开大学;2009年
2 马丽丽;王应麟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胡宏哲;《尚书》与《逸周书》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陈良中;朱子《尚书》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凯;郑玄《古文尚书注》训诂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刘璇;《两汉书》引《尚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丽珩;沈家本《三国志注所引书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魏玮;《孔子家语》“三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群;“焚书坑儒”千古事[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梁霞;《同文尚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艳芳;东晋古文《尚书》真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敬煜;曹元弼礼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栋;从五经看先秦先民的精神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熊红艳;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的比较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0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0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