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汉学与汉学研究: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17-12-18 16:12

  本文关键词:汉学与汉学研究: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学研究 中国学者 中国文化 异质文化 成长与发展 未来展望 主持人 历史回顾 外国人 历史传承


【摘要】:正【主持人语】汉学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而汉学研究则主要是指中国学者对汉学本身所进行的研究。汉学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之后诞生、成长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历史可谓悠久。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主持人语】汉学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而汉学研究则主要是指中国学者对汉学本身所进行的研究。汉学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之后诞生、成长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历史可谓悠久。正如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其煌;;《红楼梦》霍克思英文全译本[J];红楼梦学刊;1980年01期

2 秦子卿;;英伦椽笔在 地史著神州——论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关于中国地理学史的著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娄希祉;刘臣烈;;杂交水稻的诞生[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3期

4 罗根·皮耳绍尔·史密斯;周煦良;;蔷薇记[J];名作欣赏;1980年01期

5 林书武;;高本汉(1889—1978)[J];当代语言学;1980年04期

6 谭会;;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召开[J];历史教学;1980年11期

7 朱炳荪;;德国汉学家傅吾康[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2期

8 吉赛拉·马尔曼 ,盛炎;汉学 汉语在西德[J];汉语学习;1981年06期

9 多米尼克·瓦泽,冯韵文;多米尼克·瓦泽给本刊编辑部的信[J];哲学研究;1981年04期

10 赵永新;西德的汉学研究与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本兴;焦克勤;郑文兰;;青藏高原有无大冰盖之争的由来与展望[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郭亦秋;;太阳辐射与优生之关联[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程序;;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开幕词[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4 刘民山;;李大钊与幸德秋水[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5 王家梁;;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的讨论[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6 朱大渭;;前言[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7 全淳东;;韩国史学界朱元璋研究述评[A];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8 石田米子;;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日本的研究述评[A];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9 曹少云;;富阳市电话装机数的灰色预测[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高慕柯;卿斯美;;辛亥革命之再探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且岸的美国中国学研究[N];北京日报;2000年

2 ;中国学者挑战达尔文[N];大众科技报;2000年

3 关于STS的研究对象;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课题[N];光明日报;2000年

4 邱桂荣;《史记》俄译本:一家两代人的心血[N];光明日报;2000年

5 李强;谈谈社会学的“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0年

6 ;中德学者研讨尼采与二十世纪中国[N];光明日报;2000年

7 任言;公共选择的解[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8 汪景t;如何撰写和发表SCI论文[N];科学时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张静宇;中非携手 迎接挑战[N];人民日报;2000年

10 闻辉;灿烂的敦煌艺术 辉煌的古代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5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6 王毅;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冯若春;“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俞海山;消费外部性的经济学、人口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小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成涛;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杨宏伟;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余丰;传统与嬗变:地方社会转型中的宗族与民间信抑——以闽西客家桂龙乡为例[D];厦门大学;2001年

4 袁永芳;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智勇;中国外交研究中的材料辨析与理论运用[D];外交学院;2002年

6 苗红妮;冷战后国家利益的认证与维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欧阳剑锋;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黎文龙;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理论与政策[D];湘潭大学;2002年

9 王薇薇;语言与跨文化交际[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淦其伟;[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04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04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