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侠客与武术关系之考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6:13
本文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侠客与武术关系之考究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当权,各诸侯国往往为了各自利益的得失,常常以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弱肉强食,连年战争不息。在这混战的时代背景下,武力自然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工具,崇尚武勇在各国蔚然成风,侠客这一阶层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 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武艺高强”与“行侠仗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类特殊人物—侠客。所谓时势造英雄,侠客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学者的青睐研究对象,侠客从他诞生起,就注定留下绚烂的历史轨迹。侠客的人格理想精神是我们一直以来褒扬的研究主题,侠客的人格魅力也一直为习武之人所信奉追捧,侠客的急公好义、立强于世和豪气万丈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崇拜的行为性格特征。这种坚毅勇武的精神特质与中华民族的尚武习性一脉相承,所以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行为层面,都对中华武术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从武术史方面切入主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侠文化研究进行综述整理,梳理文脉概络。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分析侠客产生的历史原因、梳理侠客的起源以及侠客的分类,探讨侠客的人格理想和行为特征。主要从侠客的以武行侠、仗剑远游的行为特征和以勇为本、争强好斗的性格特征入手,找出侠客的行为特征与武术技能之间的联系。并且探讨侠客的武技拳彦如《庄子说剑》、《越女论剑》等对武术理论的充实与完善。最终通过对侠客的忠、义、信人格精神的总结,探究出侠客的人格理想对武术武德理论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又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主题,通过对侠文化现象与其它文化发生的交融,如侠客与后世武侠文学、侠客与诸子思想、侠客与国家战争等之间内涵联系,发掘出侠客对习武动机、武术武德、军事武术等与武术之间发生的间接联系。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探讨侠文化与武术文化潜在的内涵联系,拓展武术研究领域,以期能为武术史的充实完善有所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852;K2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惠蓉;武侠文化兴盛的历史原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李峰;;论战国晚期侠士兴盛的原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孙浩宇;;略论先秦侠意识的形成及其文学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4 孙云;春秋战国时期任侠风气与法治关系的文化考察[J];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5 汪聚应;;中国侠起源问题的再考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张艳萍;试论春秋尚武之风[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韩云波;从侠义精神到江湖义气[J];新东方;1998年05期
8 姜周存;从两汉时期武侠的豪强化看武术的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汪聚应;;诸子思想与中国侠的人格精神[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10 付豪;;春秋战国尚武盛行的原因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军;传统武德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汲取及融通思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巧昱;“任侠”风尚对秦汉社会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7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0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