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秦汉乡亭里制与基层社会整合

发布时间:2017-12-22 06:34

  本文关键词:秦汉乡亭里制与基层社会整合 出处:《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基层社会 制度整合 秦汉 乡亭里


【摘要】:中国古代对基层社会的整合,经历了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先秦时期对于基层社会的整合很不彻底,即便是周代国野之下的整合也很粗糙,带有明显的氏族社会的遗留。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各国开始加快了基层社会整合的步伐,最终也是整合的最为彻底的秦国统一六国,秦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基层社会整合由局部走向整体的过程。秦国在先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范围的基层社会制度——乡、亭、里制。此后,秦虽二世而亡,这一制度却为汉朝所沿袭,然而也因具体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整合也在继续进行,并最终以乡亭里制的形式完成了第一次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整合。乡亭里制是我国古代统一政权全面控制基层社会的第一次尝试。作为郡县政权控制触角的延伸,乡里政权以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完全主导了基层社会的运转。负责赋役征发和社会教化的乡官里吏以及作为治安机构而存在的亭成为秦汉政权控制基层社会的基石。然而由于地方势力与国家力量对比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互动,乡亭里制本身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制下的社会单位也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政府的权威,而秦汉政府赖以维系基层社会的乡、亭、里制度也在中央权威崩溃之后一度瓦解。秦以严刑峻法治天下,故而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最为严密,也最为彻底;汉初崇尚黄老无为,地方势力得以迅速壮大,虽然在武帝时期一度逆转,然而血缘色彩浓厚的地方豪族势力毕竟深深扎根于基层,难以猝然扭转。汉王朝又以“孝”治天下,鼓励人们同族而居,而且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儒家“尊尊、亲亲”思想对地方势力的壮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持。这样,在限制地方势力上,政府的统治理念与施政政策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悖论。而以这些理念武装起来的地方豪族势力在中央权力削弱甚至消失之后就成了基层社会的主导力量。秦汉政权完成的全面整合成果也最终崩溃,居民组织单位开始以新的面目出现。 本文首先叙述了基层整合由局部到整体,形成乡亭里制,再到这一整合成果崩溃的过程。其间以乡亭里制本身为论述的重点,对这一制度的机构组成、职能以及运转情况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1;K2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J];东岳论丛;1999年04期

2 仝晰纲;秦汉时期的里[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3 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J];文物;1974年07期



本文编号:1318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18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