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婚礼礼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16:22
本文关键词:宋代婚礼礼制研究 出处:《西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婚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上,还真实作用于并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婚礼礼制的研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礼制文化和政治文化的深入理解,对传统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深入理解都有重要意义。 宋代婚礼礼制的内容基本延续传统婚礼礼制,以传统婚礼“古礼”为根本,略有变动。宋代各个阶层婚礼礼仪的主干基本相同,但也具有一定的阶层特点,宋代婚礼礼仪中较值得注意的是士庶阶层婚仪的独立成章,乃宋代首创。婚礼的基本属性是具有儒家文化色彩的政治性,宋代婚礼从礼制上延续了传统古礼,同时,这也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延续的表现。宋代婚礼礼制的政治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婚礼礼制中的等级性,具体表现为宋代对宗室婚姻对象的严格规定和良贱不婚的松动,二为婚礼礼制的社会整合功能,具体反映在对儒家文化的“尊”“顺”“义”的强调、宋代公主事舅姑礼的恢复以及丧期不婚这三个层面。这些内容都反映了宋廷对等级尊卑、伦理纲常、社会道德等重大问题坚决维护的立场。 从经济角度考察宋代婚礼礼制,经济基础是婚礼礼仪发生、进行的必备条件,尤其从婚礼礼仪所用礼物看来,各个阶层都按照自己的经济条件来筹办婚礼。宋代婚礼呈现的婚姻论财之风对宋代婚礼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以经济条件论婚的世风动摇了礼制中的等级秩序,或以财谋娶宗室,或以钱财争买金榜新婿;另一方面,以财择妇,以财择婿的择偶观是对礼制伦理纲常所讲求的“德”“才”“贤”的忽视,甚至抛弃。宋代婚俗与礼制的关系也呈现矛盾与融合之态,一方面宋代婚俗的影响广泛,礼制不得不吸纳其内容以期能将礼制有效推行于现实社会,另一方面宋代“违礼”的婚俗现象严重,维护儒家婚礼礼制之士大夫们坚决捍卫传统婚礼的地位,从而形成宋代婚礼婚俗之间相互影响、吸收又相互排斥的矛盾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运荣;;宋代嫁妆初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张波;;宋代婚姻中的重财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3 高楠;王翠改;;我国古代法律文本中的嫁妆——以北宋仁宗和哲宗时代为中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高立迎;;从厚嫁风看婚姻商品化对宋代妇女地位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吴旭霞;试论宋代婚姻重科举士人[J];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6 姚兆余;论北宋世家大族的择偶标准[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刘金柱;张永翠;;从“以子妻之”到“榜下捉婿”——宋代择婿婚姻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刘春迎;试论北宋东京婚俗的几个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2期
9 郝美田;北宋东京的婚程礼仪[J];华夏文化;1999年03期
10 刘昌安 ,温勤能;婚姻“六礼”的文化内涵[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筝筝;宋夏金时期的婚制婚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隆萍萍;唐宋婚姻的承继与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9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2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