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日本现代中国学的兴起与侵华战争

发布时间:2017-12-25 00:29

  本文关键词:日本现代中国学的兴起与侵华战争 出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侵华战争 现代中国学


【摘要】:明治维新至19世纪末是日本现代中国学的准备时期。进入20世纪,日本现代中国学正式诞生。历史地看,"二战"前日本现代中国学的兴起与发展是直接为日本侵华服务的,与日本的内政外交有着密切关联,客观上也起到了促进现代中国研究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分类号】:K313;K207.8
【正文快照】: 国外中国学是指国外专家学者采用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方法对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的研究。其中既包括目前学界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汉学”,也包括国外专家学者对于近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的研究。本文所指的现代中国学是指近代以来国外专家学者采用社会科学方法对于近现代中国的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孟宪梅,李红梅;试析满铁的情报调查活动[J];东北亚论坛;2003年06期

2 张学继;;论有贺长雄与民初宪政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2006年03期

3 蒋立峰;铃江言一与中国革命[J];日本学刊;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根;;近代报刊与袁世凯军政利益集团的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乐;王韬与福泽谕吉舆论思想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武铁传;;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志刚;;论张佩纶的改革思想及其时代困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王丽萍;;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构建——兼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治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志毓;;论大革命时期青年的激进意识与历史根源[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7 梁晓波,韩天文;论人的解放和存在方式革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宫敬茹;;“兴亚论”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中国情结[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王萍;;浅析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现机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10 唐利国;;论日本幕末时期武士忠诚意识的演变——以吉田松阴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金和;;梁启超的社会公德观[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杨孔炽;;明治前期的日本两大教育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矫海霞;;从伦理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5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洪茂;武向平;;中国的满铁研究现状[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7 俞慰刚;;戴季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近代中国(第二十二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余元启;戴季陶的考铨思想及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7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8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叶祖淼;政治诚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诗书;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U,

本文编号:1330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30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