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试论“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意义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思想在思想构造上表现为意义丛和意义链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实质是法象思维,这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本真特点。中国古代语言中的系词是由至少五条路径逐渐演化而来的,而这五条路径可以说都与意义丛或意义链的法象思维有着或疏或密的关系;在这五条路径所显示的意义中,指示的意义是各条路径的核心。"即"显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西方哲学中的系词,但它却最能代表中国思想中系词的精髓,彰显着意义丛或意义链之间的空白处所蕴含着的"相即不离"的真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相互关系中蕴含的思维结构研究》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太虚与糟粕——试论张载气论在北宋理气关系发展中的奠基地位》(09LZUJBWZY068)资助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各种文明类型的语言差异极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字形态和语法关系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文明之间语言的绝大多数因素又是相似的,这主要是指各文明语言的内容、语词的种类和语法上主、谓、宾等语法要素的相似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文明语言文字迥异,但在一定的意义上又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红;读《〈抱朴子·内篇〉校释》札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2 胡锐,黄勇;道教游仙小说的成立及其仙境思想[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程怡;晋宋间山水诗兴起的原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昝风华;;汉人享乐观念与汉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蒋海怒;;书写和口传:论中国宗教的两种类型[J];民俗研究;2005年03期
6 张崇富;早期道教的文字观和经典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吕鹏志;试论道教的命运观[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5期
8 盖建民;闵一得与道教“医世”思想[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1期
9 姜生;论道教的洞穴信仰[J];文史哲;2003年05期
10 丁原明;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与黄老学的关系[J];文史哲;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戎;中国古代针灸推拿(按摩)养生保健学术理论及方法学体系研究——兼论针灸按摩养生保健的现代科学作用机理[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3 蒋艳萍;清虚与奇幻的交汇[D];暨南大学;2004年
4 沈仲平;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伍成泉;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毛丽娅;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韩吉绍;知识断裂与技术转移[D];山东大学;2007年
9 程义;关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林莉;唐代山水意识的历史变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谢元华;按摩推拿学基础理论建构略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马凌云;郭璞创作神异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继禹;道教思想四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宁;金与不朽[D];山东大学;2007年
6 曹仁海;论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生态哲学的启示[D];浙江大学;2007年
7 陈晓华;中国古代尚玉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楼宇烈;国学百年争论的实质[N];光明日报;2007年
2 李清源;西方人应透过“尚中”看“中国”[N];光明日报;2010年
3 陈香白;潮事词源十七考[N];潮州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卫华;西方汉学的思维方式与知识背景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会会;先秦农业思想刍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2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35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