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代告示传播机制与舆论功能

发布时间:2018-01-28 01:25

  本文关键词: 明代 告示 舆论 传播 出处:《求是学刊》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明代官方告示的生成过程、传播路径和制度规定已趋完善。一方面,明代告示经由皇帝、中央部院、地方政府以至乡村、城镇、边关的相互传递,实现了传达政令、宣扬规范、示警戒谕、纯化风气之目的,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社会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明代民众对于官方告示遵从、抗拒、批判、赞誉等舆论反响,充分彰显了民意民愿对权力意志、官方舆论的调适和干预能力,而官方对于民众反响的诸般回应,则进一步催生了明代国家与社会、官方与民众复杂多变、多元互动之关系。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the notices of the Ming Dynasty were transmitted by the emper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even the villages, towns and border gat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tate has strengthened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local society by realizing the purpose of conveying government orders, publicizing norms, showing warning orders, and purifying the atmosphe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ponse of the public to the official notice, resistance, criticism, praise and so on, fully demonstrated the will of the people to power, the adjustment and 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official public opinion. The official response to the response of the public gave birth to the state and society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fficial and the public was complex and varied.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代社会舆论与政治秩序研究”,项目编号:11CZS017 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明代社会舆论史”,项目编号:2014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告示是古代官府向民众传布政令讯息的重要载体。明代告示有榜文、榜例、榜谕、晓谕、告谕、文告、公告、榜示、告示、檄文之称,所载内容广涉皇事、政事、战事、民事、天事等,并呈现出传播范围广泛、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多样等特征。明代民众作为告示的主要接受群体,对官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明;;文学经典的生成谱系与传播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骆玉安;;论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和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沈雷;;浅论文化创新与传播机制的构建[J];江南论坛;2009年08期

4 何威;;网众:传播机制和文化心理[J];文化纵横;2013年06期

5 陈志云;企业公关传播机制及效果初探[J];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02期

6 陈权;;微电影的艺术表现与传播机制探讨[J];中国出版;2014年16期

7 吴玲玲;;网络游戏的传播模型建构与传播机制分析——基于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赵肖雄;;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生产与传播机制创新[J];中国电视;2014年02期

9 侯玉娇;李明娟;;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研究——以“李刚门”事件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21期

10 毛国泉;张宁;;反思中华商业文明的传播机制 商帮文化[J];资本市场;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伟;;新媒体与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以“\L丝”一词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心理研究为例[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2 杨静;;略论“舆论倒逼”传播机制与路径[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张宝龙;倪四道;夏英杰;周勇;;用数值方法研究T波产生及传播机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2: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论文集[C];2014年

4 柳忠婉;;昆虫对微生物的传播机制[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5 何琦;;媒介昆虫对疟原虫的传播机制[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颖;哈尔滨: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衣晓峰 刘思国 张艳禾;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分子传播机制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今心;供需合力推动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朱四倍;谣言拷问政府信息传播机制[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和建三;民兵预备役部队也要开展舆论对策研究[N];战士报;2007年

6 记者 侯静;北京科学传播创新论坛召开[N];科技日报;2009年

7 陈玉祥;浅谈公共危机处理中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协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8 程建明;舆论引导:领导能力的时代特征[N];山西党校报;2010年

9 廖毅文;军事传播应对高新技术挑战[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朱四倍;政府和媒体的良性互动是公众福音[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黎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建涛;B2C电商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传播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子娟;微博流行体的形成及传播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赵丹;粉丝电影的新浪微博传播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田舒;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公共政策微博传播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晨;微博的娱乐性公益传播机制探析[D];山西大学;2015年

6 王丹;国内非股权众筹网站运营模式、传播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7 苗婷;微信传播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张立春;微电影的艺术特性及其传播机制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9 丁未;微信的圈子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郭鸾杉;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治理[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9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469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