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川夷汉盐权博弈与族群食盐生态空间的重构
本文关键词: 宋代 四川 食盐 盐权 夷汉博弈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宋代四川盐区处于夷汉交错的独特地理空间,引发夷汉族群为实现食盐利益而展开激烈的博弈。官方凭借政治与技术优势,垄断对盐权的控制,却严重破坏了夷汉食盐生态空间应有格局的平衡。夷人群体为寻求食盐生态空间的自救,利用地理优势,就近展开对食盐的争夺。随着食盐控制成本的增加,官方被迫采取缓和措施以求得妥协,通过制度化与市场化的食盐让步举措,取得夷人对"华夏"的积极认同,进而重构汉夷食盐生态空间,实现现实利益的双赢。
[Abstract]:In the Song Dynasty, Sichuan salt region was located in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space between the Yi and Han dynasties, which caused the Han nationality to launch a fierce game to realize the salt interests. The government monopolized the control of salt rights by virtue of its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But seriously destroyed the balance of the ecological space of Yi-Han salt. In order to seek the self-saving of the ecological space of the salt, the Yi people took advantage of their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to compete for the salt nearb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st of salt control, The officials are forced to take the relaxa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ompromise, obtain the positive approval of the Yi people to the "Chinese" through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salt concessions, and then re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space of the Han Yi salt, and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the real interests.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资源博弈与秩序调控:宋元四川盐业社会研究”(16JDGH075)之成果
【分类号】:K2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利山;;徽州:特色文化生态空间[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房萍;;水叙事:生态空间的构建——以浙籍女作家的创作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普安;;交汇·冲突·整合——西部少数民族诗歌成长的生态空间[J];作家;2013年10期
4 张雷捚;;江阴中山公园生态空间特质分析[J];大舞台;2011年12期
5 吕明合;;城市“热射病”[J];东西南北;2013年21期
6 张有坤;樊杰;;城市化空间增长上限确定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12年04期
7 房萍;;水叙事:生态空间的构建——以浙籍女作家为例[J];扬子江评论;2009年06期
8 房萍;;自然·生命·女性——浙江女作家“水”文化书写的生态情怀[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韦云;;城市的生态细胞——城市环境配套设施(路障)之设计与思考[J];美术大观;2009年10期
10 杜永道;;“山清水秀”还是“山青水秀”[J];秘书工作;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嘉漉;;试析建设上海城市生态空间的作用[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陶来利;;城市生态空间保护与开发思潮和方法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欧胜兰;吕耿;;都市生态空间的区域管治机制探究——对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4 彭剑波;;公共生态空间私用化问题研究——以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陆嘉;;都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的完善策略研究——以上海片林建设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6 刘菁;;武汉城市生态空间管控路径探索[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7 徐闻闻;;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空间创新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任庆昌;杨沛儒;王浩;邹伟勇;宋雁;;紧凑发展与城市生态空间绩效的测度——以广州市南沙区城市生态空间模式的测度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程志光;柏益尧;刘晓博;潘纯;左玉辉;;厦门市马銮湾新城生态空间体系营建[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张东升;丁爱芳;;基于GIS技术的泰安市生态空间发展演变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京玄;科学确定城市发展边界线 为美丽西安拓展生态空间[N];西安日报;2013年
2 记者 朱怡;长春特色公共文化生态空间基本形成[N];长春日报;2013年
3 章译 编译;变废为宝的多功能生态空间[N];中国花卉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张晓东 王晓映 汪滢 本报通讯员 刘久凤;高邮生态先行辟发展新空间[N];新华日报;2013年
5 早报记者 李继成;沪未来几年绿化屋顶百万平方米[N];东方早报;2010年
6 王嘉;创新机制 完善成都公共文化生态空间[N];成都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郭泽莉;半空中的精致生态空间[N];中国花卉报;2010年
8 通讯员 邵海燕 张小玲 韩瀚 记者 葛西劝;构建京南天蓝地绿水美生态空间[N];河北日报;2014年
9 李冠霖 李晓玫 本报记者 陈佳蔓;广西:既满足发展需要又保住生态空间[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10 王一玫、金松;建设绿色生态环保第四代住宅[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剑波;公共生态空间私用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牛林凤;合肥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彭群洲;生态空间反应器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刘博;基于绿色测度分析的严寒地区村镇生态空间形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王晓博;生态空间理论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周欣;城市生态空间对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双双;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市生态空间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小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演变及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范丽媛;山东省生态红线划分及生态空间管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08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50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