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节镇体制与地方监察
本文选题:辽代 + 节镇体制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11期
【摘要】:辽代节镇除本州外,亦下辖支州。节度使通过带本州刺史衔管理本州,同时加观察使衔统领支州。辽代实行的是中央—节镇—州—县的管理体制,节镇为辽代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辽代节度使所带观察处置使、御史台官等结衔,皆是节度使监察权的体现。节度使以下,节镇内部由判官、孔目官、录事参军等具体负责监察事务。辽代节镇内部设置的判官分为节度判官、观察判官、军事判官三种类型。由观察判官负责考课下属,节度判官、军事判官负责监察司法审判,孔目官负责勾稽文案,从而达到监察政务的目的。地方监察事务在节镇一级基本可以得到解决,节镇是辽代地方监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辽代节度使总揽辖区内行政、监察、经济、军事等权力,为防止出现唐末五代地方割据情况,辽朝中央采取了诸多措施。辽朝在节镇之上设置更高一级的监察区,后由于监察区与军事区、经济区之间存在重叠,使得辽代已经开始逐渐孕育出一种钱粮兵谷合一的大的行政区划。这与金代的路—节镇—州—县四级体制,宋代的路—州—县三级体制,共同奠定了元代行省制度的基础。
[Abstract]:The Liao Dynasty, in addition to the state, is also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state. In order to manage the state by taking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 the state with the state of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 the state with the state of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 the state with the state of the state of the state in the state, the Liao Dynasty implement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entral - jiecu - Prefecture - County, and the tow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n the Liao Dynasty. To embody the power of supervision. The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officials in the town of Liao Dynast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 officials of the Liao Dynast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 degree judge, the judge and the military judge. The local supervision affairs can be solved in the first level of the local supervision in the Liao Dynasty. The Liao Dynas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local supervision of the Liao Dynasty. The Liao Dynasty has made a total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ory,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s in the area of the Liao Dynasty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the five generations of local separation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In the Liao Dynasty, the Liao Dynasty set a higher level of supervision over the town, and then because of the overlap between the monitoring area and the military area and the economic zone, the Liao Dynasty has begun to develop a larg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the grain and grain soldiers, which is the four level system of the road - Jie Zhen - Prefecture - County in the Jin Dynasty and the three level system of the road state and county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foundation of the Yuan Dynasty's provincial system was lai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
【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辽代节镇体制研究”(2017001) 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北族王朝廉政与监察制度研究”(2017LZY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观与中国疆域形成研究”(15BZS002)
【分类号】:K2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震云;;辽代法令考[J];北方文物;2008年04期
2 王龙;;辽代的佛教与阅读[J];阴山学刊;2010年06期
3 张敏;;辽代公主及其封赏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4 靳玲;;辽代史学的“资治”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肖忠纯;;辽代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衰演变[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许凯;;辽代佛塔建筑的历史成就[J];兰台世界;2013年07期
7 刘兴亮;闫兴潘;;从辽代窖藏看辽代货币制度的几个问题[J];兰台世界;2013年21期
8 靳玲;;辽代政治与史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管琳;;浅谈辽代宗教与辽代乐舞文化的“共同点”[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6期
10 武玉环;辽代部族制度初探[J];史学集刊;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庆;;论佛教对辽代经济的负面影响[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戴中原;;辽代“巡贴”诸钱与寺院经济的关系[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3 张鹏;;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薛勇;;辽代十二生肖钱钱赏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6 何天明;;对辽代钱币研究的几点看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孟建仁;;从兴安盟出土的几批辽代窖藏钱币谈辽代货币的发展[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8 杨敬民;玄鹰;;辽代自然风光花钱[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9 王未想;;辽代的一个文化学术传播园地——辽上京寺院功能另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郐艳丽;刘铁军;;辽代城市发展特征初探[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大连 冯永兰;一件辽代的“巡防”牌[N];中国文物报;2013年
2 大连市艺研所研究员 李振远;辽代的大连文化——游牧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撞击[N];大连日报;2009年
3 记者 苗家生 通讯员 张正 梁枫;阜新发现辽代大型古墓群 九座萧氏后族墓葬相继出土[N];光明日报;2001年
4 刘凤翥;《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增订本)评介[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孙国权;韩氏家族 辽代文化包容的见证[N];赤峰日报;2010年
6 罗树宝;北京地区早期的印刷业[N];中国包装报;2000年
7 游彪 陈小伟;家族兴衰与社会变迁: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案例[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蒋金玲;辽代汉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旭东;辽代五京留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倩;辽代契丹族女性首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付智健;辽代医巫闾地区社会发展探究[D];渤海大学;2016年
4 陈天宇;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5 靳运洁;辽代国家祭祀礼俗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功远;辽代驸马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张睿龙;辽代茶具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6年
8 杨培艳;辽代汉文实用文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9 彭文慧;辽代西京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渤海大学;2017年
10 汪妮;朝阳地区辽代社会文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944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194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