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时代论”影响下的中国古史研究
[Abstract]:......
【分类号】:K2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志洪;《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评介[J];史学月刊;1992年03期
2 周书灿;;目前古史研究中的“信古”、“复古”倾向评析[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2期
3 刘筱红;;批判与整理:郭沫若与胡适古史研究的区别[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4 林向;邓少琴教授巴蜀古史研究的硕果永存[J];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3期
5 周书灿;;透视古史研究中的“何光岳现象”[J];河北学刊;2008年03期
6 谢维扬;;古史研究的新花——评《越王勾践新传》[J];历史教学问题;1989年01期
7 吴泽;王国维唐尺研究成就综论——王国维在古器物和古史研究上成就总结之一[J];史学史研究;1982年01期
8 斯维至;古史研究中的史料、理论和方法问题[J];史学史研究;1986年02期
9 段渝;古史研究的材料、理论和方法——以巴蜀古史研究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4期
10 ;山东大学历史系古史研究室成立后学术活动近况[J];文史哲;196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俐娜;;顾颉刚的古史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2 黄海烈;;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刘俊男;;尧帝生、葬湖南攸县的证据及专家论证会简况[A];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彭邦本;;世纪回眸:郭沫若古史研究特色的几点思考[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5 吴怀祺;;近代易学的发展和郭沫若的《周易》研究[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6 谢保成;;郭沫若研究的现状应当改变[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7 谢维扬;;传说、结构主义与历史——[美]S·艾兰:《世袭与传贤》读后[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8 于宝东;;故建威都尉夫人王氏墓志及相关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9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10 f姝;应吉;;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和;古史研究期待理论突破[N];光明日报;2001年
2 雷闻;礼制、宗教与民间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黄浩;白剑 蜀古史研究的“另类猜想”[N];四川日报;2006年
4 钟馈≈旄
本文编号:2295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29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