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壮训练体制初探
发布时间:2019-11-04 13:07
【摘要】:有明之民壮选自田野农夫,本素无训练。为有效发挥民壮功能,明代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措施加强民壮训练。除制定规范的训练要求外,还提供必要的训练设施和条件,练阵法,习火器,执行较为正规的军事训练。这些措施为提升民壮军事素养发挥了一定作用。由于民壮"役"的属性,负责民壮事务的地方官员多敷衍塞责;而朝廷亦不谙实情,对民壮运行机制横加干涉。在各方利益的争斗和博弈中,最终葬送了一度行之有效的民壮训练制度,使得民壮失去了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本文编号:25556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爱英;;“寓兵于役”与“裁减冗役”——清代民壮的发展概况和社会地位[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1年00期
2 杜志明;;明代民壮层级管理体制初探[J];前沿;2014年Z4期
3 杜志明;;明代民壮组织与建制考论[J];长白学刊;2014年04期
4 郑晓文;;明代河南民兵征募概述[J];兰台世界;2013年12期
5 布儒;;清朝官府“临时工”的灰色收入[J];文史博览;2013年10期
6 程利英;;论明代北直隶的地方财源——里甲银、民壮银、驿传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陈宝良;明代乡村的防御体制[J];齐鲁学刊;1993年06期
,本文编号:2555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2555646.html